第313章 俞军的发散思维(2 / 2)

我的1999 东人 1934 字 1个月前

“本来是去找你的,听说你们这爆仓了就过来看看。”

&;=&;&;&;顿了一下。

“时间不早了,大家先去吃饭。……我记得你们这有餐厅对吧?”

钱三泰连忙点了点头,“确实有餐厅,但餐厅做饭的厨子水平一般,要不您还是去外面的餐厅吃吧。”

“我可是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走吧。”

带着钱三泰来到餐厅。

徐良简单看了看。

基本都是大锅菜,荤素搭配,口味跟外面普通的中餐厅没什么区别。

一块钱三份菜,五毛钱两个馒头。

旁边还提供免费的玉米粥。

一份菜基本就是两勺,够吃了。

徐良点了一份豆腐,一份土豆红烧肉,外加一份土豆丝,要了四个馒头。

找了张干净的桌子坐了下来。

钱三泰坐在他对面。

两人边吃边聊。

“怎么一下子爆仓了?”徐良问道。

“自从决定向b2转型后,我们先上了衣服。因为之前我们在这方面积累最深厚,所以很顺利。”

一号店周边做的最多的单品就是衣服。

“……衣服之后,我们又上了图书,结果就出问题了。做衣服的时候,男装、女装、童装加起来,每个季节也不过上千个单品。

处理起来很容易。

但图书不一样,各种书籍加起来,足有数十万种。

前期预估不足,我们的系统已经崩溃了一次。好不容易把系统问题解决,这边物流上又爆仓了。不瞒您,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爆仓了。”钱三泰苦笑道。

徐良没有责备他。

企业经营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系统崩溃、爆仓,邮件丢失,甚至内部贪污等等。

即便是他来做,也一样免不了这些。

“后悔做b2了?”

钱三泰摇了摇头,神色坚定:“垂直电商的前景有限,b2才是未来。现在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等我们理顺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你有信心就好。不过你们的分拣程序太繁琐了,必须简化流程,否则还会爆仓。”

做物流,爆仓是常态。

尤其是节假日。

钱三泰满脸愁苦,“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目前能想到的就是加人,但这样做会极大的提高我们的人工成本。”

徐良想了想,“这里有纸笔吗?”

“办公室有。”

徐良点了点头,“先吃饭,吃完饭我有个想法告诉你。”

钱三泰心里期待起来,大老板的商业才华不需要任何质疑。

快速吃完饭后来到物流园的办公室。

“徐总,您看这纸笔合适吗?”

物流园经理一脸讨好。

点头后接过来。

徐良回忆着上一世邮件上的标签,快速画了起来。

作为一个专业美术生,速写是基本功。

唰唰几笔下来,横平竖直,赏心悦目。

“公司邮件上的标签内容太少了,分拣很不方便,送件更不方便。以后把标签扩大,内容除了姓名电话,还要详细的标明收件人地址和发件人地址,以及快递单号。

这样分拣的时候不用扫二维码,简化流程,速度也能快很多。”

钱三泰看着桌上的表格,脸上透着激动和钦佩。

“徐总果然是天才,这小小的一改动,我们的效率绝对能提升数倍。”

“徐总就是厉害。”……

听着他们拍马屁,徐良笑了笑,也没多说。

其实很多小发明,并不是因为多难,而是没想到。

下午徐良又去物流仓库转了一圈。

上一世他没做过物流,也没提出什么耳目一新的建议。

把爆仓的快件处理完后,徐良带着钱三泰回了公司。

“一号店转型b2快一个季度了,发展的怎么样?”

钱三泰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徐良。

“这是我们刚做好的一季度营收报表,还没来得及报上去。”

徐良点头后接过来。

上面清晰的写着。

一号店一季度总营收8.4亿华夏币,线上营收5.3亿,线下3.1亿华夏币。

净利润方面清晰的写着盈利1300万。

“才1300万?”

“是的。一季度我们建设了京城、魔都、羊城和武昌四个物流总基地,以及148个物流配送站,购买了59辆配送货车,427位物流配送员工,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钱三泰的脸上透着一丝尴尬。

徐良点了点头。

做物流就是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