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汉弗莱的电话(2 / 2)

我的1999 东人 1904 字 1个月前

“结果还算不错。”

凯文·汉农松了口气。

汉弗莱微微点了点头,先前电话里提辞职,是他的试探。

如果徐良同意的话,那么他就就会立即发动手头的所有人脉关系,跟对方争一争。

36.7%的股份虽然多,但到底还没超过50%。

虽然他不能通过增资扩股、定向增发等方式稀释徐良的股权,但却可以舆论影响其他大小股东,争夺控股权。

又或者影响伦敦证券委员会和政府,否决这次交易。

就算徐良的汉华资本通过募资,拉拢了不少人,但他在英国的根基太浅了。

远不如执掌渣打多年的他。

“凯文,这段时间渣打的股价涨了多少?前段时间涨到每股12.6英镑后进入了震荡区间,始终没能超过13英镑。”

股价没继续上升,意味着市场上没有大手笔收购渣打股份的机构。

也同样意味着汉华和红岩没再继续收购渣打的股权。

“密切关注公司股价。”

“好的。”

在他离开后,汉弗莱沉吟片刻,拿起桌上的电话。

“艾丽,帮我约一下富达投资的奥尔森先生,我想请他打高尔夫。”

“好的。”

汉弗莱放下电话后,神色中透着一丝凝重。

对徐良的话,他并不是百分之百相信,为了以防万一,一些事情必须提前做起来。

——

“你在新加坡的事情忙的怎么样了?”

姜晓阳在电话里问道。

“渣打的股份已经拿下,募资的事情还在进行,目前还算顺利。主要是鸿蒙中南公司这边有些事需要解决。”

徐良微笑道。

他不想姜晓阳关注自己长期停留在新加坡的事,所以很快转移了话题。

“大豆的事情现在准备的如何了?”

“按照你的吩咐,目前我已经在国内沿海省份租赁了27个仓库,可以储存至少500万吨大豆。

采购方面也在进行,目前已经订购了183万吨,目前正在装船运往华夏的途中,后续的也在订购,不过我们目前买的都是去年的存货。

新的大豆要等到八月份以后才能下来。

还有,国内方面我们也在谈,目前已经跟东北三十九家农场谈好了收购合同,一切顺利的话,9月份可以从国内收获至少300万吨大豆。”姜晓阳道。

“还不够。”徐良道。

“采购的话还可以继续,但种植的话,我们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预计可以增加1000万吨左右的采购量。

再多就没办法了。

毕竟六月份之后,国内的大豆种植就结束了。”

北方大豆种植期主要是四五月份,南方大豆种植期则是五六月份,这点常识性的东西,徐良也清楚。

沉吟片刻。

“你这样,市场部继续扩招。另外,给他们设置阶梯型的奖励。每谈成一万吨的种植面积,就给一万块钱的奖励,多劳多得。

海外采购部同理。”

徐良不介意多花点钱。

如果他们能给自己弄来一亿吨大豆,他也很乐意投一亿华夏币。

“你不怕这些大豆压在手里?”

姜晓阳问道。

“老美布局了好几年,你觉得事到临头他们会放弃吗?就算今年放弃,明年呢?

大豆这玩意耐储存,我不介意等一等。

就怕他们等不及。”徐良淡然道。

“既然你笃定了美国人会插手,那大豆期货20亿美元,三倍杠杆是不是太少了?”姜晓阳道。

“我们要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吃到自己嘴里,别人没机会怎么会上钩?

而且,肉不能全被我们吃完了,否则咱们就成了众矢之的。”

话虽如此,徐良之所以不打算让鲲鹏基金,在大豆期货上投入太多,更多的还是给自己的红岩基金留机会。

大豆期货市场不大,鲲鹏基金吃多了,他的红岩还吃什么?

至于说钓鱼,那也是应有之意。

姜晓阳也没怀疑他的说法。

“鲲鹏2号现在募集多少钱了?”徐良问道。

“已经109亿美元了。”

“已经这么多了?”徐良有些惊讶。

距离鲲鹏2号公开募集,好像才过了一个月多点吧。

“只美国一地就募集了49亿美元,而且还在增长。如果再持续两个月,鲲鹏2号必定能突破150亿美元。”

徐良认同的点了点头,“达到150亿美元的话,就封闭基金吧。”

“封闭基金?你不是多多益善吗?怎么,怕了?”姜晓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