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天胡开局】(1 / 2)

港岛家族的诞生 任猪飞 3919 字 10个月前

八月中旬。

港英政府接受伦敦政府命令,公布了空前大宗的禁止出口物资名单,包括金属机器、钢铁制品、非铁金属、石油、石油器材、交通器材、化学原料、化学仪器、电子器具、交通设备、粮食等。

与此同时,在华夏的沿海,美军舰和台军舰到处游弋,打击和内地商业来往的商船;台岛又在海峡布置不少水雷(本来是防止收复),往来商船一旦碰上,几乎就是船毁人亡。

一时间,航运价格直线上升。

小日本经济也开始飞速上涨,有大批货物待运,业务需求量增加,带动了航运价格再度水涨船高。

因而,香港有人形容——有船就是开了印钞机。

林志超当然知道今年航运价格会水涨船高,但他依旧选择签约半年长租,这是为什么呢?

理由有三:

第一,航运价格上涨是一个过程,年底一定是达到高峰;

第二,和日本客户需要一个互信的过程,这半年正合适;

第三,在航运价格暴涨,又取得了互信的情况下,日本客户会主动签约高价长约(参考包船王第一艘船)。

基于这些原因,所以他将3.5万吨的载重量货船(两艘自由轮、一艘胜利轮),都租给了山口汽轮。与此同时,环球航运还有两条固定线路,分别是8600吨的金银号(东京——香港——东南亚——澳洲)、7800吨的金星号(横滨——香港,筹备中)。

一旦金星号在九月初投入运营,财源滚滚而来。环球航运今年可以偿还所有贷款,包括汇丰银行的50万美金,以及伦敦航运公司的购船尾款20万美金,及其利息。

这样一来,相当于林志超今年完整拥有5.14万吨载重量的船队。

“咚咚”

“进来”

冯永发走进后,随即说道:“老板,我在皇后大道中靠近汇丰银行的一幢写字楼,寻到一层可租,是美资公司刚刚撤走留下的,面积5800平方尺,月租5000,年租金6万港币。”

随着禁令的下达,一些美资公司纷纷撤出香港也是必然,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想做内地的生意。

“叫什么大厦?”

“球义大厦”

林志超立马清楚了,他几乎熟悉香港大多数商业大厦,甚至很多物业都知道。这幢大厦就在汇丰银行不远,隔壁的隔壁,后世通过并楼旁边的粤东银行大厦,进行重建,建成了皇后大道中九号大厦。

“可以,就租下它。租下后,你安排人打扫干净,选个好日子搬进去。”

对于财大气粗的环球航运来说,租下一层虽然需要年租6万港币,不过是洒洒水。

“好!如此大的面积,租下后,正好设立一个专门的无线电波室,以后所有的船只信息可以汇总到总部。”

无线电波的距离虽然只有几百公里,但环球航运的船是可行动的,假设环球航运拥有几十艘甚至上百艘船,就可以轻而易举在全球范围内简单通信。

比如,从日本的消息先传到一艘行驶在南海的轮船上,这艘船在得到消息后,可以等靠近香港再发无线电波(一般300公里可以达到通信),亦可以发送至更接近香港的轮船上(大家在一个频道,只要距离够,就可以通信)。

总之,船就好比一个个移动的基站,环球航运总部则相当于一个指挥系统。

“嗯,这件事要好好筹备,信息非常重要。”

“好的,我马上着手准备。”

最近环球航运又开始陆续招募航运人才、管理型人才,可谓发展迅速。

不仅如此,大概在十月份,环球海事学院至少要招募120名海员学员,进行系统化学习。

因为明年年初,环球航运的船队要扩充一倍。

“老板,有名姓谭的富商,希望见见你,说是想委托我们运输一批东西!”一名职员走进来,说道。

林志超立马明白,这是‘违禁品’的运输,他先是不动声色的说道:“下次陌生人约我,先不要讲我在公司,待请示一下后,再说见不见的问题。”

职员立马涨红了脸,他明白自己犯下一个错误,因为现在老板如果拒绝,是得罪人的一件事。

“老板,我知道了,下次一定不会这样.”

“好了,吃一堑长一智,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一名中年人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见面就自报家门道:“林先生你好,我叫谭西玉。”

林志超打量着谭西玉,一听这个名字就是假的,看来是地组的人。

“谭生见我是?”

谭西玉见林志超的眼神像鹰一样审视自己,自己没有来的弱上三分,不知道林志超为什么年纪轻轻,却能有如此气势。

“我在新加坡采购了3700吨橡胶,想委托伱们.”

话音刚说完。

林志超便开口说道:“抱歉,我们现在并无船只可租。”

实话实说!

谭西玉一愣,没想到这位如此果断,随后他说道:“价格50美金一吨,只需遇到粤东。”

说完,他抱以很大的信心。

林志超故意无奈的笑着说道:“别说50美金一吨,就是500美金一吨,我也拿不出船来赚这个钱,因为我们的船基本都是长租,一旦毁约,还不被人抓个正着。”

谭西玉不死心的说道:“林先生,这可是”

大道理一堆。

林志超摇摇头,说道:“我可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后代,若是我还在内地的话!当然,这些不是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的船都有汇丰银行的贷款,若是出事,我承担不起后果,毕竟一家老小要养。”

谭西玉脸顿时红润起来,他没想到这位如此言语犀利,怼得他无话可说。所谓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别人的态度很明确。

“那好吧!”

待谭西玉离开后,林志超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知道总归逃避不了这些遭遇,但没想到这么快被人找上门。拒绝是必然的,他只是一个商人,考虑风险是必然的。

他记得前世看过董浩雲的一个记载,董浩雲租赁外国船只,准备运输几千吨橡胶去粤东。结果被英国军舰查出来,因而董浩雲也被新加坡列为禁止入境,期限不详。

很明显,林志超若是答应,风险巨大。

他是缺十几万美金的人嘛!

本来想介绍李高福给谭西玉认识的,林志超决定还是彻底不管这些事,他现在事业可是突飞猛进,不要去多事。

他的航运事业几乎已经是天胡开局,哪怕是董浩雲,也压根不能和他相比。可以说,林志超出了新手村,前世的四大船王才开始找村长接任务。

翌日。

林志超来到长江实业,招来副总经理王良。

“原材料已经入库了没有?”

王良随即说道:“入库了,总价值450万港币的原材料,都已经躺在仓库里。”

说完这句话后,王良忍不住佩服老板的高瞻远瞩,因为扩大禁运的事情,已经让不少敏锐的商人感受到异常。而自家老板,早在五月份便已经开始布局。m.73zw8.com

林志超满意的说道:“现在开始,进口原材料一律通过新加坡的公司,而本港的原材料作为战略物资,尽量明年才开始动用。”

王良再次感受到老板的高瞻远瞩,如今有了星岛工厂,长江实业简直就是上了最大的一个保险。

“嗯,我明白了!”

随后,王良主动说道:“老板,要不要将香港塑胶原材料,进行慢慢的囤积,这样一来,我们仅凭塑胶原材料,就进退有素;进,可以推高原材料的价格,进行低吸高抛;退,可以自用这些原材料,同样的产品我们价格更有优势。”

奸商!

“可以!你安排长江贸易的人去做,将长江塑胶厂的利润全部拿去购买香港市场的原材料,慢慢的吸纳!待时机成熟,长江实业再支援一些资金,将市场的原材料大量吸入。”

“嗯,这一招可以避免引起市场警觉,现在长江塑胶厂每月的盈利也可以达到近2万港币,可以吸纳不少原材料。”

不错,塑胶制品还是挺赚钱的,当然一些小型工厂就有些举步维艰了。毕竟像长江塑胶厂这样的大型塑胶工程,主要供货都是些批发商,量大。

当王良离开后,林志超在想,10月份以后,就可以大量囤积香港的塑胶原材料了。其实也不算囤积,毕竟作为长江塑胶厂这样的大厂,自然大量购买也不足为奇。

筲其湾。

李家成在中午吃饭前,回到自己的‘长和塑胶厂’。他一般是早上很早抵达工厂,随后安排工人生产,上午他亲自去跑业务,推销长和塑胶厂生产的卜卜枪、相框、水桶等各式各样的塑胶产品。

“上午的生产情况怎么样?”李家成回到公司第一句话就是这句。

道理很简单,因为长和塑胶厂的工人都是刚刚从农田走出来的,毫无工厂经验,更无塑胶产业的经验。一开始是他手把手教大家,虽然现在大家已经可以生产,但毕竟只是一群接触不到3个月的工人。

所以长和塑胶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上不得台面的,李超人只能去向那些阿婆、小杂货店进行推销,以此将产品卖出去。

长和塑胶厂的产品质量虽然不咋的,但是胜在价格便宜,因为这群工人薪水只有35港币,而李家成又身兼多职——会计、采购、技术员、推销员等,所以人工成本非常低廉。

“生产了很多水桶,老板你看!”工头立马献功道。因为他的薪水有45港币。

李家成看了看上午的成果,虽然质量一如既往的差,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看见水桶数量不算多,又有些失望。

“好,大家一起吃饭吧,等工厂赚了钱,一定会改善大家的伙食。”李家成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员工花了个饼,提高大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