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行业领导者】(1 / 2)

港岛家族的诞生 任猪飞 3986 字 10个月前

“当家的,我们把农场卖掉,去炒房吧!”待林志超等人离开后,吴冰立马向余程万说道。

她受够了这个穷乡僻壤,如今总算有人替她来解脱,她怎么能不抓住机会呢!一个漂亮的女人,谁愿意待在乡间,凭什么正室就可以待在闹市区?

余程万表情有些犹豫,担忧的说道:“我和林生只有两面之缘,再加上炒房这种事肯定风险很大,我有些担心啊!”

因为有些不相信林志超这种大商人,居然会愿意和他做朋友,所以他心底还是有狐疑的。

吴冰立马说道:“你都说了,别人是大商人,难道还能看上你这个农场不成!我认为是他欣赏你,欣赏你为国征战的经历,所以提拔你。俗话说机会难得,你不是一直想在商业上有所发展嘛,现在别人送上门的路子,你都不好好把握,那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她好歹也是富小姐,看得非常明白,林志超压根不可能去坑两人。

事实上,林志超确实打算带余程万发财,而且就是没有什么目的,仅仅是为了结交。在林志超的做人处事中,他乐意带人发财,从不辜负朋友。

余程万顿时心动,若真是挤进林志超、李高福那个圈子,那他真就发达了。

“只是这个农场,怕是短时间出不了手啊!”

“你表弟呀,他就住在这边,对这个生意一直眼热呢!农场一年可以赚个两万多港币,连同住宅和地皮,就以六万港币出售给他。”

余程万这时候也想通了,果断的说道:“没问题!我最近就去九龙给你们找房子,然后接你们过去。”

吴冰马上说道:“那动作要快点!还得注册一家地产代理公司呢,没听林先生说嘛,购买他们5个单元的住宅,大概只需要暂时付20%的钱,也就是3万港币左右,而房子还会大涨;届时一个房子赚一万,就能赚五万。”

别人说这话,她还会怀疑,但林志超说这话,她丝毫不怀疑,因为双方的身份在那里!

实际上,这只是低级指导一下,林志超若是欣赏一个人,提携不止如此。

余程万兴奋的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此时的他,也憧憬到跟着林志超、李高福赚大钱的愿望。

林志超出席了香港假发商会的座谈会,出席会议的会员竟然已经多达52家。而香港目前假发工厂应该是有上百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进入商会。

目前进入商会的条件是要从业满两年时间,且规模在50名雇佣工人以上。实际上,已经暂时停止扩张了,但申请的还是很多的。

香港假发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级绝对霸主,打得法国、美国假发产业满地找牙。不过这是小产业,无需担忧被西方国家设置贸易堡垒,包括塑胶花也是如此。

对香港是大产业,但对全球经济来说只能是小产业。

会议开始,林志超作为商会会长发表了讲话,稿子其实是陈麟元写的,但他完全是脱稿讲话:“目前,香港从事假发生产的雇工达到4500人左右,而香港假发占据着全球90%的份额,发展非常的好连我都没有想到,两年时间发展到如此地步,可喜可贺。”

众人掌声雷动,无疑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解决4500个工作岗位,这是多么伟岸的业绩。

而目前的长江假发,工人只有500人,更多的精力是将业务放在代理上,差不多代理证香港25~30%的假发产品。不过为了考虑自身的利益,长江假发和大家签约的是每月供货,即随时可以停止代理,以免货物压在自己的手里。

假发原材料方面,依旧垄断着香港60%的原材料市场。

秘书长陈麟元随后补充道:“香港假发工厂已经饱和,不过这不算太差的结果,因为我去欧美考察发现,全球对假发的需求在与日俱增,特别是美国的‘跨掉一代’风气越来越有影响,我看好未来五年的假发发展。不过大家都不要盲目的扩大生产,以免给自己带来损失。与此同时,大家在出厂价上面,不要恶意降价,一旦形成恶性竞争,好好的市场也会被做砸的。”

目前,香港一顶假发出厂价依旧在460~500港币,个别特制的假发可以达到上千元。

陈麟元作为林志超的代言人,也是整个行业最精通的人材,自然拥有很大的决策权。在这一点上,大家非常的认可。

当然,52家假发商会会员中有足足25位顺德籍商人,而这25位顺德籍商人占据着60%左右的市场份额,可谓是核心。香港假发商会,就差没有叫‘顺德侨胞假发商会’了。

刘青山附和道:“确实!盲目的扩张,不仅仅是损害长久的利益,更容易让自己陷入亏损的状态。目前假发产业还算健康,能加入商会的大家,基本也不缺订单。希望大家维护香港假发产业的健康发展,把好质量关,否则商会会考虑摘除多次发生质量故障的假发生产单位。”

会议开得很顺利,但也有一个不和谐的插曲。

一个假发商人提出:“林会长,现在生产一顶假发成本上升了些,而且你们对质量要求高,就是不知道,代理价格能不能再涨点!”

众人有心里窃喜,也有暗骂他不知道好歹。

不过林志超很坦然的说道:“不能涨!我的理由有三:第一,为了代理大家的产品,我们放弃了扩张的机会;第二,我们鼓励大家自寻销售渠道,特别是开辟新的销售渠道;第三,假发成本并没涨多少,也就多几块钱的原材料费,你们比我们赚得多。”

一顶假发的成本在150港币上下(不含机器、厂房的成本),代理价格在350港币上下,但目前销售给欧美进货商已经有460的低价了。

看似长江假发厂接接单就可以赚30%多,实际上和批发商的人情处理、对合作公司的技术指导等等,都是精力和金钱。

三个理由一出,大家无话可说,最根本的一条,别人是鼓励你自寻销路的。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鼓励大家自寻销路,在欧美的大型批发商,比较认可长江假发厂的信誉,不会轻易和别人合作的。

接下来,林志超也趁机建议道:“鉴于假发产业的优质发展,我提议给行业工人一个薪酬标准,这样有利于行业工人的质素、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大家可以举手来表决,是否觉得香港假发商会需要一个行业工资的指导水平,一旦通过,希望大家遵守商会的制度!”

众人表情不一,但整体似乎比较支持!

假发产业确实赚钱,重要的是,长江塑胶厂的影响力太大。坐在会议室的,至少有一大半是考察过长江假发厂。

陈麟元马上补充道:“假发产业工人质素很关键,不少次有公司的假发产品不合格,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我相信大家也不想那种事再发生。而且,欧美批发商在进口产品的时候,非常关心工人的处境,一旦有不良的影响,可能会影响整个香港假发产业。”

这说的是事实,由于欧美人有钱,因而总是以上位者的心态去看待事情,他们也喜欢为工人争取各种福利。倘若被冠上血汗工厂,会在欧美受到抵制。

“那好,举手表态吧!同意的举手!”

话都说到这份了,大家岂有不举手的道理,一些人有些犹豫,眼神一直观察着,但最后也只能被逼着举起手。

林志超心里冷笑,他就是要‘伪善’。他不是没良心的资b家,一直都有在为工人考虑、香港发展考虑。

当然,这一切肯定是建立在他能赚到大头。

52人全票通过,这才是真实有效的!

随后,大家热烈的讨论起平均工资来。由于都是女工居多,所以假发产业的薪水在整个工业不算高,2~2.5元一天的比较普遍。

香港在1967年以前的薪水都非常低,涨得很慢,之后闹起来后,港府也开始非常重视工人的薪资起来,然后涨得很快。而在六十年代中期时(1966年),在纺织行业的熟练工人的薪水才9港币一天起,普通工人只有4~5港币一天,百多元薪水比比皆是,这点钱只够温饱问题而已。

一些工厂只是在生产旺季时,去九龙城寨、调景岭等招募人手,用完再辞退,给的钱就只够吃饭钱。

而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平均薪水已经涨到1300港币一个月,十年涨幅300%以上。

所以说,凡事有利有弊!

果不其然,各大假发企业主对于员工工资是非常‘吝啬’的,对于指导工资的标准,是寸土必争。

但好歹是在认真讨论,最终大家决定以2.5港币一天为最低标准,试用期一个月除外,并且每天给予生活补助0.2港币每天、十个小时以上要给加班费,加班费每小时是正常的1.5倍;与此同时,鼓励大家实行年底双薪制度,但不强制执行。

这样算下来,一名女工的月薪可以达到80港币。

这个薪水水平,和长江假发厂还差上一些——长江假发的女工薪水是80港币每月,年底双薪、节日有福利、十小时工作制度、每周轮休一天、加班每小时0.4港币、每天补贴餐费0.2港币。

一场长达1个半小时的会议下来,52个会员单位第一次感受到‘香港假发商会’是真正存在的,有福利,也有约束。

福利自然不用说——很多非会员工厂,经常发生停工呢!

约束自然就是很多了,包括产品质量、工人福利待遇等。

会议结束后,陈麟元作为秘书长,会记录和监督今天的会议精神,甚至还会登报宣传。

翌日。

‘香港假发商会’召开第一届全体大会的消息,便登上《星岛日报》。

一时间影响非常巨大,也引起城中的热议。

“不得了的啊!发展才两年时间,就已经4500多假发工人,占据全球90%的市场份额。”

“52家会员工厂签署行业薪资指导水平,正式工人日薪不低于2.5港币每天、生活补足0.2港币每天、加班费不低于1.5倍。厉害啊,这个薪资水平比纺织、成衣都还高了呀!”

与此同时,商人们也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小小的‘香港假发商会’的团结一致,居然通过这些‘有损’企业主的协议,不得不说会长林志超的领导能力。

香港潮汕商会的中环总部,一群潮汕籍商人正在聚会,主持聚会的正是陈威南,但出席聚会的基本都是一些塑胶商人。

原来,有感于顺德人在塑胶领域的突飞猛进,这让潮汕商会坐不住了,大家决定联合起来,在塑胶产业展开和顺德商人的竞争。

这就是潮汕人——团结,他们只要是一家会做一种产品,很快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潮汕人做这个产品,有钱一起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