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后果自负(2 / 2)

于是,在个别有心人的鼓动下,当日午时,意气风发的五百士子杀去了开封府,要求府衙派衙役前往楚王府捉拿蔡氏极其家奴.

开封府府尹梁佐饶见民意沸腾不可违,便勉为其难派了数名差役,想要以协助调查的名义,请蔡氏过衙一叙。

他梁佐饶是顺应民意了,但那衙役班头却在心中将姓梁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可那五百学子近在眼前,他们若推脱不去,只怕当场就得被学子暴揍一顿。

午时二刻,学子们簇拥着衙役浩浩荡荡去往了岁绵街

百姓们可不知道开封府是以‘协助调查’的名义请蔡氏前来,只觉衙役捉侧妃这劲爆戏码百世难见,不由都跟了上去,想要看看这大戏到底该如何收场。

不出意外,衙役们连王府的门都进去

热血上头的学子们却顾不得那么多,当即起哄就要硬往里冲。

负责值守王府的白毛鼠,早知这几日东京城内舆情对东家和蔡三娘子不利,同样一肚子火。

眼见这帮背后骂东家的学子主动送上了门,呼号一声便带人冲了上去。

秋风扫落叶.

短短数十息,岁绵街上便是一片哀嚎和倒地士子。

此事一出,犹如火上浇油。

地方官员弹劾的奏章瞬间多了起来,且这次矛头直接指向了楚王

国贼和妖妃的称呼,成了士林公认。

九月十五,又有士绅带子弟汇聚于宣德门前,日日恸哭。

甚至某些远在山东路、京西路的士子和乡绅也赶了过来。

各方合力,齐聚京城.

九月十五夜。

宣德门前已成人山人海,宽达百丈的御街也被彻底堵死。

保守估计,至少有五千人.

再渺小的人身处其中,也会觉着自己拥有了改天换地的能量。

广场一角,身为士子领袖的李傕谈起今日几人痛殴了一名落单的淮北军士时,兴奋神情溢于言表。

坐在他对面的陆元恪却忧心忡忡

自昨日和楚王府亲军发生冲突后,事态已越来越不受控制了。

昨日夜间起,不敢再去楚王府寻事的士子火气无处发泄,竟开始攻击落单军士,到了今日,只要是操着淮北口音的人都成为了攻击目标。

再后来,只要不是东京口音的外乡人,被士子逮到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一阵痛打.

潘家街那边,同样发生了骚乱。

一些泼皮借士子之名,开始劫掠商铺,其中有淮北商户,也有东京商户。

无意间路过潘家街的陆元恪甚至在那帮泼皮中看到了几个熟人.祥符县王善舒家的家丁侍卫。

陆家和王家有谊,他才能认出那些人。

由此,陆元恪已感觉出,今次京城风浪并不单纯。

一旁,李傕说到激动处,起身挥拳道:“淮北不义,那就别怪咱们无情!明日再遇落单军士,咱们就往死里下手!为同窗李季轩报仇!”

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学子兴奋的嗷嗷乱叫。

陆元恪扫视众同窗,只觉有些陌生.这些原本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如今一个个双目赤红,面目狰狞。

尽管觉着此时劝阻不合时宜,陆元恪还是硬着头皮道:“诸位,请听我一言事到如今,已和咱们初心相去甚远。咱们为求公道,却不该对落单军士、外地口音的普通百姓动手!”

“放屁!”

“陆元恪,你站哪边?”

“淮北人都该死!”

一声声咒骂质问中,反而激起了陆元恪的勇气,只听他又大声道:“今日七曜刊报道,祥符县一事颇多蹊跷,说祥符之事的起因是士绅李家勾连泼皮欺压百姓才导致后来冲突,我们大可前去走访一番亲自询问当地百姓.”

陆元恪话未说完,不知是谁忽然一拳捶在了他的面门上.

“文贼!你替那妖妃说话!该打”

无处发泄的躁动化作雨点般的拳头,落在陆元恪身上。

此时,便是饱读诗书的太学学子,也失了客观分析的冷静,余下的,只有被情绪左右的立场。

与此同时,岁绵街楚王府前宅书房。

蔡源、陈景安、陈初、长子、彭二等淮北文武高层具在此间。

一张写满了朝廷官员名字的名单在几人手中传了一遍.这上面的人,自九月初九后,逐渐活跃

吴奎有些兴奋,陈景安却一脸慎重的问了一句,“元章,宣德门前的士子怎办?”

“我会给他们时间散去”

“他们若不散呢?”陈景安追问。

陈初却没回答,反而道:“自出事起,我淮北军为免误伤,上街巡逻时不带刀枪.但今日晨间,潘家街内一名河北路商人因口音问题被人殴打,方才传来消息,此人已过世。午时,一伍淮北巡逻军士被士子围攻,一人断臂,四人受伤。这已是暴乱”

陈景安目无焦距,呆愣半天后才涩声道:“青年热血,易被人蒙蔽,还请元章手下留情.”

陈初沉默,不置可否。

九月十六。

因近日攻击巡逻军士的事件频发,淮北军取消了巡逻,全员留守御营。

如此一来,街面上少了维持秩序的中坚力量,城内突然混乱起来。

鸡鸣狗盗、闲汉泼皮纷纷借着士子之名,在街巷间为非作歹。

本来对士子们报以同情的城中百姓开始不满起来.

九月十七,宣德门前忽然贴出两张告示,命士子们即刻散去,言道:九月十九凌晨丑时,全城戒严,若继续滞留,后果自负!

如此强硬的告示,当即惹的士子们将那贴告示的小黄门痛打了一顿。

几日来,除了主动跑去王府那回吃了亏,其余时间里,淮北军巡逻不敢带兵刃,士子打了人,军士们也只能忍着,士子们占尽便宜和风头。

此时许多人觉着,淮北军已犯众怒,只需他们登高一呼,便能将楚王之辈轻易翻覆.

再有一众官员和士绅的背后支持,士子们眼中,淮北两万悍勇已成土鸡瓦狗。

倒是那被同窗暴揍过一回的陆元恪,察觉到了某种危险气息的临近。

当日,在他苦口婆心劝说下,部分同窗悄悄离去.

九月十八,宣德门前热闹依旧,士子内部却发生了冲突。

太学学子领袖李傕与外地前来声援的士子,因谁来领导目前局面,发生了争执,双方发生斗殴,各有损伤.

至于后半夜戒严的告示,没几个人当回事。

各位老爷对不住,拖了四天,终于补上了。

别骂了.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