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首胜(2 / 2)

金夏军粮草几乎全部来自于洛阳,完颜谋衍自然也对这条粮道极度重视,不但派遣猛将押运粮草,且金军副帅完颜揽亲自率轻骑在不停在粮道之上巡视。

十八日午后,冯赵两部精锐于京西万胜镇外伏击押运粮草的叛将曲义先部。

&;=&;&;&;却不料,运粮队伍中的西夏猛将赏者埋所部并不慌乱,以劣势兵力抵抗两刻钟后,等到了闻讯赶来的完颜揽援军。

金夏军一路从西北杀穿半个大齐,兵临东京城下,面对齐军自是有着巨大的心理优势。

以三千人硬抗冯赵七千人马,战至未时,齐军竟率先有不稳迹象。

恰好,另一股在东京外围巡弋的金军又至,冯赵两人所部不支,往北溃退。

五里外原本该接应两人的刘叔平见金夏追兵阵容肃整、无机可趁,竟一兵未发徐徐退出了战场

此一战,冯双元所剩不多的人马折损近半。

待夜间冯双元狼狈逃回延津大营后,愤怒至极,夜闯刘叔平中军大帐,痛斥后者见死不救,故意将京西军当做炮灰。

冯双元虽为一地节帅,但丢了洛阳,如丧家之犬,原本手中的两万余将士,如今只剩五千余人。

已是没牙老虎,刘叔平当即命人将冯双元脊杖三十,羁押于秦凤路大营,同时将五千京西军划归本部

败一场,没什么,毕竟各路援军都知金夏军不好啃。

可刘叔平借机吞了冯双元部,影响却极为恶劣

当夜,延津大营中许多小股人马便悄悄离开了营地。

二十日,折彦文所率折家军残部同太原都统王秉,也以寻机歼敌的借口离了大营。

随后,河东路武安军赵孟广,泽州知府贾遵也率领本部离了延津大营。

二十一日,淮北军彭二也拔营转向东南,张纯孝闻言,急忙赶来劝阻。

好不容易将各地军头笼在了一起,其中以西军和淮北战力最强,若淮北军再走,这各路勤王军的联盟就名存实亡了。

彭二却道:“淮北杨督帅不日即将抵达,我部去京南迎他们一迎。”

“那两位将军汇合后,请速速赶来延津大营啊。”张纯孝扯着彭二的马缰不舍松手,口吻中甚至带了些哀求之意。

彭二一叹,道:“张大人,东京被围,正是需各路援军勠力同心之时,可如今外敌当前,刘经略却不顾吃相,吞了冯节帅的部属,大伙不但要和金夏军作战,还需防着自己人.张大人若想让将这几十路援军拧成一股绳,必须推举一位无私心、可服众之人统一调度这数十万人马,不然.只会让咱大齐这些忠勇之士枉丢了性命。”

彭二部离去后,张纯孝站在原地呆愣良久,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如今东京外围,五十余路援军、三十来万人,哪里能选出一个真正的‘服众’之人,推举刘叔平为首领,也是瘸子里挑将军。

一来对方是西军出身,职位高;二来,刘叔平的秦凤军又是各路援军中建制保留最完整的一支。

却没料到,这刘叔平私心如此重。

可请神容易送神难,张纯孝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此时他若在强行罢免刘叔平,必定生出祸端。

张纯孝忽觉一股无力感这刚有了中兴之象的齐国,果真要亡了么?

二十一日,刚刚成立了数日的勤王联军分崩离析。

各路人马脱离延津大营后,分散于方圆一百多里的东京外围,各自为战。

翌日,彭二部于京南临蔡同杨大郎所部回师。

共计两万多人马,成了仅次于西军的最大一股兵力。

了解清目前状况后,大郎让将士休整了一晚,转头向东,绕过金夏围城主力,从东侧悄悄靠近东京城。

虽大郎对淮北军战力颇为自信,也不会带着两万多人强行冲击二十多万人组成的包围圈。

他的目标是京东三十里的通津镇.数日前从洛阳掳走的三万民壮皆在此处,正为金夏军打造云梯、鹅车等攻城器械。

东京墙高壕深,若没有完善器械,金夏军的攻城便无从谈起。

不想,竟有一拨人和他想到了一处.

二十三日午时,淮北军前锋接近通津,一路上竟没怎么遇到外围警戒的游哨。

直至距离通津三里,大郎才明白过来是怎回事。

通津关外,正有一拨数千人的勤王军攻打金夏军的器械打造营地。

左近金夏的游哨、巡弋小队都已赶来支援。

“二哥,这是哪支队伍?”

大郎驻马一处小丘,远眺战场,倍感惊奇。

早来数日的彭二哥和勤王军中的不少头领都打过交道,只见冲锋队伍最前,一面将旗上书有‘定远将军赵’。

彭二不由呵呵一笑,道:“应是河东路武安军都统赵孟广赵将军!”

“此人不错啊!和咱想到了一处.”

大郎言语间有着清晰赞赏确实,毁了金夏器械,对方短时间内就无法攻城。

但能想到是一回事,敢不敢冒着风险来做又是另一回事。

彭二的目光却落在了武安军最前头那两人身上,一人身穿脏污绿官袍,官帽早已在冲锋途中没了踪影,银发在秋风中狂舞,看起来年龄就不小了。

而另一人,则是步卒,赤膊持双手长刀,竟敢以步战直面对方轻骑借奔跑之势,矮身躲过来敌攒刺,顺势拧腰,一刀挥出那粗健马颈竟就此两断。

“嚯!好猛士!和长子有一拼了!”

大郎的目光不知何时也落在那杀神身上,忍不住喝了一声。

能让他将此人和长子对比,足以说明对这名赤膊步卒的欣赏。

说话间,西边已有三四支马队正朝器械营地狂奔,想来是来援的金夏马军,铁胆看的心急,忙道:“震哥儿,让我们上吧!”

大郎正待下令,却又见北边大地上一丛烟尘,正在快速接近战场。

北边来的?

大郎不由一怔,暂缓了铁胆出击的命令底下的武安军,他自然想救,但却先要搞清楚状况,北边来军是敌是友尚不清晰,不能让铁胆陷入险地。

就这么一耽误,西边来的西夏马军已冲入武安军军阵。

虽那赤膊汉子和绿袍老官足够勇武,但武安军军阵却在马军冲击下,迅速动摇,随时有崩溃的可能。

而北侧来军快速接近后,大郎、彭二也终于看清了对方军旗.杏黄旗帜上,无字,只绣有一只下山猛虎。

“虎团?小辛从金国中京回来了?”

彭二不由惊讶,可两军接近后,那虎团将士齐齐勒马,纷纷从得胜钩上取下长柄马刀,奔跑着冲向了敌人.

“.”

不得不说,这一幕稍稍有点滑稽。

能让骑士弃马步战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这群人是步卒,或者说是骑马步卒,不擅马战。

但小辛所部,堪称淮北马军精锐啊,仅次于铁胆的近卫二团。

正疑惑间,眼尖的铁胆一声娇喝,甚至还有些些惊喜之意,“你们看,那个跑在前头的大高个,是长子呀!”

大郎和彭二赶忙凝神看去,嘿,不是长子还能是谁?

两人快速对视一眼,彭二哥下意识道:“长子来了,那初哥儿”

自打淮北建军,陈初不管在哪儿,长子便在哪儿。

大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赶忙在乱糟糟的战场上寻找初哥儿的身影,可一片狼烟洞地,哪里寻的见。

一旁的铁胆却再也等不了了,只见她提起点钢梨花枪,如一股旋风一般杀下小丘。

她一动,近卫二团的马军自然紧随而去。

“诶,乖囡,等等,等等我!”

十余丈外,沈团长的亲兵沈再兴老先生因没有配备战马,下意识往前追了几步,随后停在原地,急的直跺脚!

老沈已四十有五,小沈正是担心爹爹年迈,才特意让老沈做了名不需上战场厮杀的勤务兵。

旁边的彭二哥好意劝道:“沈大叔,上战场厮杀这活计便交给我们小辈吧,您歇着,免得铁胆担心.”

“放屁!”

正无处发火的老沈径直走到十七团团长刘毛蛋身旁,毛蛋骑在大马上,疑惑道:“大叔,您有事?”

“下来吧你!”

沈再兴一把将毛蛋从马上拽了下来,随即一个敏捷、漂亮的鹞子翻身,上了毛蛋的马,“驾!乖囡,等等爹爹,小心着些啊”

一南一北,两支齐国援军的突然出现,登时让器械厂外的西夏军乱了阵脚。

二十三日,午时。

河东路武安军于京东三十里通津关外,突袭敌军器械厂,在淮北军‘虎团’、近卫二团的配合下,镇斩西夏马步军两千两百余级,焚毁攻城器械无算。

此战规模虽算不得大,却是东京保卫战开战以来的齐军首胜。

东京岌岌可危之形势,稍有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