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山匪强寇(2 / 2)

刘永铭笑道:“你以为呢?”

杜祖琯吃惊地问道:“为何是我?我杜家与他柴世荣没有任何瓜葛呀!”

“柴世荣与你们杜家是没有瓜葛,可他们与齐国人却有瓜葛呀!柴世荣长年都是住在齐国的,而这一次齐国人却要与你们杜家合作,齐公子还帮田济楷带了齐福票号的银票过来与你们兑换,说这里头一点事情都没有,谁又会相信呢!”

“银票!”杜祖琯好似想起了什么来了。

刘永铭笑问道:“你想到了?”

“你又知道什么了?”

刘永铭见得前面路边有一大块草坪,于是将马车开到了草坪上去,停了下来。

他回头认真地对杜祖琯说道:“这还不简单么么?柴世荣能在齐国能安然太平,定然是有一位在齐国可以手眼通天的人在当地庇护着他呀!我虽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可以肯定,柴世荣时不时地派人进到关中来做些危害我大汉社稷之事,定是要有所收入的,要不然他在我大汉国活动的支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你意思是……齐福票号与柴世荣之间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有关系,但是不深。他们之间一定不是直接合作的关系,应该是通过一位中间人从中沟通!应该就是刚刚我所说的那位大人物!”

“中间人?”

“这里头有许多事情你都不知道呢!要不然,你爷爷不会把你派到我身边来了!”

一头雾水的杜祖琯连忙问道:“你说的到底什么意思呀?”

刘永铭道:“榆林、延安两府之乱,始于四十年前。父皇励精图治,汉国欣欣向荣,关中渐安。只是榆林、延安两府因为当年的事情还有些动荡。柴世荣借机生事,使得这里流寇具多。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出来了!匪人们所掠劫的财物又该怎么办呢?得有人帮他们把赃物销出去,换成银子和粮草再给他们送回呀!”

“你意思是,这些事情都是柴世荣在帮着这里的山匪强寇做的?”

刘永铭解释道:“黄河至西向东而流,是可以从汉国去到齐的!而柴世荣在齐国河务上是有人脉关系的!”

“他有什么关系?”

刘永铭当然不可能将自己与柴世荣做所的粮食生意说出去。

且他对于柴世荣在齐国的关系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柴世荣能轻易地从齐国那里借到大型运粮船。

刘永铭道:“具体之事我不能与你明说,只能说,柴世荣可以很轻易地把赃物通过黄河水道运到齐国去,而后由齐国那边的人帮着销赃。但我很肯定柴世荣自己是不会亲自去做这件事情的。即使让其手下去做,对于柴世荣来说也是一件风险很大之事。所以他一定很愿意让出一点利出来,让一位中间人帮着他去做!”

“你是说,柴世荣花了大量精力在这里弄出了一票可以听从他的人马。每做成一票无本买卖,他却不敢将赃物在汉国出手,而是通过黄河运到齐国去。且他自己又不愿意直接露面,所以要让一个中间人帮他在齐国倒卖赃物?”

刘永铭点头说道:“是。赃物便卖了之后,一定是有所收入的!这些收入或是真金白银或是银票,不管这边的山匪是柴世荣的直接手下或是合作,他都是要把这些东西再给弄回来的!没有银子,谁还愿意跟着他干呢?可运回来又成了一个大麻烦了!”

“什么麻烦?”

“要是过陆路进来,这么多现银,朝廷能不过问?别人能不知道?若是从水路走,齐国那边的中间人还不得再多贪他一道银子?想要即省事又省麻烦……”

“银票!”杜祖琯是杜家大少爷,她自然是明白银票的便利性!

刘永铭笑道:“对!派人携带银票入关并不是难事,只是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杜祖琯想了想,说道:“齐国那边用的是齐福票号开出来的银票,我汉国这边连百姓都不会认那些废纸,何况是见利忘义的山匪强寇呢!”

“你又说对了!所以他在销完赃以后,一定是要把齐福票号的银票给换成经纬票号的!至于他自己在齐国的花销,我们不必担心他,他必会留足自己的那一份的,而且还会是现银!”

柴世荣与刘永铭的粮食交易从来都是现银交易,甚至有时还是黄金!

杜祖琯说道:“我们杜家在齐国并没有票号呀!”

“对!齐国根本就没有兑换两种银票的地方!但没有,不等于不可以有!只要有银子赚,自然就会有人去做!而柴世荣在齐国那里……”

“是那个手眼通天的中间人!”

刘永铭呵呵笑道:“只能是他!柴世荣为人极为小心谨慎,轻意不会露面。生意做得越大,他越会感到不安,与其让两个大人物知道他身在齐国,不如就只让一个人知道便好了。且那位中间人知道柴世荣的勾当,这生意再让那中间人来做,再让他赚一层,并不算过份!而且柴世荣为了在齐国隐匿身份,还得靠着这位大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