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脱胡归汉(1 / 2)

第562章脱胡归汉

赵光义在有气无力的呻吟,赵匡胤和赵普在根据接下来两百年的气候变化在商议北伐之策。

刘翰的思绪还在翻滚,旁边的内侍们则是互相多少都有点面面相觑:

“这张……桓侯之言,当真要一字不差的记载?”

“官家和赵相公此前的吩咐便是要一字不差记载!”

“可这其中全是忤逆之言……而且这般粗俗言语又了无新意…”

“那也当记!须谨记,我等乃是代官家相公执笔。”

“是极是极,且官家素来宽宏,待咱们也颇为大度,怎会如此追究?”

于是内侍们齐齐扭头看着那说官家宽宏大度的,又扭头看了看那还趴在地上眼看都神志不清的晋王。

“这如何能相通?且有粗俗下流之言在此,不正好让人知晓桓侯喜直抒胸臆?”

这话多少便是有些拉偏架了,不过内侍们倒也不在意,毕竟他们是一字一句抄录的,故而对这其中事情梳理的比较明白,认真算来那北宋亡国之祸不就是这位趴在地上没什么声响的人高梁河让世人看了笑话?最终导致咱宋人统统去与这后世都看不上眼的金虏做了奴婢。

“那有何难?玄德公打了一辈仗,观赏一二舞姬又能如何?”

“吾等如今立恢弘之志,如何能落至与曹贼作比?”

“且舞乐不足醉,这松辽平原宝地之景,想来才足以醉人也!”

历公安、成都、汉中、长安四地,玄德公最挂念之事无外乎农桑。

于是众人顿时肃手称是。

“不成不成,甘嫂嫂尚不说,孙嫂嫂定然不愿。”

还真应了官家所说的“与奴才做奴才”之言了。

刘备啼笑皆非伸手虚压止住众人笑谈:

“玄德公若是想要歇息,自可去也,谁能拦也?”

是的,虽然只有短短十个字,但赵普觉得辅以后世的解释足够自成一派,且颇有先亲风采。

刘备内心甚至都有点委屈了,后世这类似俳优戏的东西,二弟出现要么是万军丛中斩将制胜,要么是自陈显节,那““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垂于竹帛也”之言三弟早早就会背了。

那边赵匡胤与赵普略略说定了北伐目标之顺序后,赵普也抬起头来看着那龙飞凤舞的几字,喃喃道:

汉长安将军府中则是洋溢着欢声笑语。

这等沉迷享乐之态,与其说是刘玄德,不如说是刘季玉更为恰当。

“谁敢言不是?谁能言不是?只不过这赏舞饮酒之乐事好虽好,但……”

“此等汉胡之论,真乃别开生面。”

“好了!”

实际上众人也就调侃一下,毕竟方才所见之玄德公与目前已知的玄德公实可谓大相径庭。

“是极!想那曹贼,建安十五年铸铜雀金凤玉龙三台列峙峥嵘,听闻其盛景十里外犹可闻也,不过些许舞乐……”

君子六艺人人皆知,但如今就不说要求皆有涉猎了,单单射艺当中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射之法,能通晓者又有几人?

……

只不过……刘季玉历战可谓寥寥,要是自陈说“打了一辈子仗”那多少是有点厚颜了。

自己呢?如今总共所见片段不过三,白帝托孤、夷陵大火,以及如今的这“打了一辈子仗”。

哭笑不得摇摇头,刘备遗憾的摇摇头:

“这后世称其至宝的黑土地,吾辈恐怕难知其神妙也。”

短短时间他也捋清楚了,后辈说的松辽平原之所在,若欲屯民首先面对的问题便是其冰天雪地之气候。

唐辽皆可考虑开发,因为从此前那气候图便可知初唐往后的温暖期近两百年,北宋初往后也就两宋相交之时冷了五十余年,只需要将其捱过去也有近乎三百年的温暖期。

&;=&;&;&;至于自己等人如今所在的时期嘛……几乎可以说与那宋恰恰相反,将近三百年的寒冷期当中也就只能暖和不到五十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