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资深编辑(2 / 2)

无冕之王 阿诸 1263 字 10个月前

他顾不上去叫姜师傅,出门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报社而去。

从省政府到报社不行也就是二十来分钟的时间,但荆涛等不及了,他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五六分钟后,荆涛来到了省报那座老旧的苏式小楼,虽然加盖了两栋现代化的建筑,但主体建筑早就被评为“省保单位”保留了下来。

报社行政办公部门仍然在这栋苏式风格的小楼里,没有电梯,他三步并作两步跑上斑驳的纯木楼梯,敲开了司锐原来的办公室。

还好,司锐还没来得及搬家,他正在打电话,看见荆涛进来了,示意他坐下。

荆涛没有坐,他还在喘气。

司锐挂了电话后扔给他一瓶水,说道:“不是下月初的事吗,干嘛要这么急?”

荆涛说:“不急不行啊,郑书记都走到我前头了,你说老弟我还能坐得住吗?”

司锐说:“听说你到清阳后搞得不错,我还准备派记者去你们新闻传媒中心去采访呢。”

荆涛说:“别采访了,咱们同行,有自吹自擂的嫌疑,还是说说省报怎么向我们清阳倾斜一下,多给我们上几篇稿子,虽然你贵为厅级了,但谁让你一直都是我哥呢。”

司锐笑了,说道:“我今天是最后一次签审稿子,刚签了你们清阳的一篇稿子。”

“哦,是什么内容的?”

“一个小特写,说的村级禁烧员上任第一天的事,写得不错,很生动,也很有乡土气息。”

荆涛想了想,一定是芮晓枫觉得这篇稿子不错,上班后就传给了省报。

他抑制住内心的喜悦,说道:“我能看看吗?”

“你只能看电子版的了,我给你找找。”

司锐说着,就打开了电脑,调出了那篇稿子。

果然是他写的那篇的稿子,不过已经被芮晓枫修改过了,题目改成“孟大爷履新记”。看到题目的这一刻,他感到这个题目远比他那个题目吸引人。

“履新”这个词,如今广泛应用于干部调动新岗位的用词,用在“大爷”身上,就显得生动、有趣多了,增加了读者的阅读欲。

内容上没有大的改动,最后是一张郑玉德和孟庄几位老人交谈的照片,孟大爷胳膊上的红袖章很显眼。

最后落款作者是“荆文”。

看到自己这个笔名,荆涛不由得笑了。

这时,司锐也注意到了作者名,他不由地问道:“荆——文,这个作者就是你吧?”

荆涛说:“这篇稿子是我的实习之作,本来是发给了我们的一位资深编辑,想让她给我修改一下,没想到她传给了省报,谢谢司总!”

司锐说:“说明你们这位编辑很有眼光,这篇小文写得不错,以至于我都没看作者名,就是我跟清阳没有任何关系,也会刊发的,省报就缺这样带着生活气息的基层稿件,这样的文章,有多少发多少。”

他说得是事实。省报的特殊属性,决定了他们严肃有余、活泼不足,那些冗闷的时政稿件,老百姓没有几个爱读的,但机关报的特点又决定了读者的层面,真正的老百姓也没有几个订阅机关报的,闲暇时宁愿棒着一份汇聚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都市报,也不愿读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