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外出狩猎(1 / 2)

诡道读书人 蒋万 1897 字 10个月前

终于,在姜陵的不懈努力,以及过程中,黑胖持之以恒的认真研墨下。

花费了十四个夜晚的功夫,这本足有一万零三百二十四个字的《窦娥冤》终于问世了。

当最后一个句号落下的时候,没有出现任何异象。

只是书房内平白刮起了一阵风,两只蹄子搭在桌上探出脑袋的黑胖忽然叹息了一声。

这是感慨的意思。

故事的最后,窦天章虽然成功地为女儿窦娥平反昭雪,可窦娥终究还是死了。

受的那些委屈,终究还是永远无法洗清。

念到此,黑胖连吃宵夜的心情都没了,有气无力地叫了两声。

姜陵摸了摸它的脑袋,安慰道:“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此话放在牛上也一样,快去睡吧。”

黑胖摇头晃脑地走出了书房,出门前的回头看了姜陵一眼,眼神中尽是幽怨之色,像是在说你以后可别写这种小说了,本王看得心累。

姜陵懒得理它,提笔在书籍的尾页写上了自己的笔名。

——司树人。

寓意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多好听的名字。

书既然已经写完,那接下来就要准备发行了。

不过在此之前,姜陵还有几点准备。

想到这里,姜陵抓起了桌上的文印,给远在沛县的蒲逢春和千里之外的董咏志、周则正同时发去了一则消息。

姜陵:先生,我要发书。

明明是夜深三更,对面三人却很快就回了消息。

看样子都是卷王。

蒲逢春的语气一如既往,好奇地问:什么书?

周则正作为飞鹰军的统领,传话也是言简意赅:发来。

至于董咏志……该怎么说呢,您就天生该干老师这一行?

董咏志:你不准备府试写什么书?别忘了你文压一州的挑战,你以后是要成大儒的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其他地方,除非是经义文章,其他都不值得你浪费心神……唉!真不知道怎么说你了,先发来给我看看吧!

看到这话的时候,姜陵脑海中甚至自动代入了董咏志恨铁不成钢的语气。

可爱的小老头……

姜陵失笑着摇摇头,抬手便用文印将《窦娥冤》原稿上的文字摄入其中,发给了三人。

随后消息就跟石沉大海般渺无音讯了,那边估计也是没想到这书居然这么长,所以才因为阅读而陷入了沉默。

姜陵也不赶时间,转头就拿起一本《礼经》,借着灯火开始研读。

也不知过了多久,姜陵才拿起文印想着看看三人的反馈。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只见在那消息框中,十几个小红点赫然醒目。

先是董咏志的。

对面的小老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窦娥冤》?我原以为你写的是文章,没想到看下去竟然发现是小说……难道你不知道小说家早已衰败,从未出现一名圣者吗?比诗道的潜力还要远远不如!

董咏志很快就发现了姜陵的巧思:你这句与句之间的符号是什么?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是你自己创造的吗?而且还有这开头的两字空白,清晰明了的分段……嘶!你小子的目标不是读书人?!

看到这里,姜陵不得不感叹一句。

不愧是蕴灵境的读书人,一眼便看穿了自己的目的。

或许是见姜陵不回消息,所以下一条消息是一个小时后。

董咏志:你这小子!心性怎么这般狠?怎么会有人舍得将一位女子的命运写得这般坎坷!在数人手中辗转,最终居然还被诬陷入狱?你等着,等我看完,我定要好好教导你一番!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条消息了。

董咏志哀声连连:没想到你小子不仅诗才惊人,居然在小说家一道上也有惊人天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书百年内必然镇国,定然能够引起一大群读书人的争相模仿……只是,你决定好了吗?

最后一句话,董咏志说的云里雾里的。

但姜陵却是明白他的意思。

反派用的是席家的姓氏。

虽然没直接用对方的名,但终究还是与沈无极那位生母扯上了关系。

此书若是写得不好也就罢了,可偏偏还写得如此精彩,将反派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便注定了此书一经发出,必然加剧姜陵与沈无极之间的仇恨。

可两者还有缓和的必要吗?

姜陵眼中寒芒掠过,自对方对自己使用学宫封禁的手段,勒令四家学宫禁止入学的时候,两人便已然形同陌路,只能是敌人,不会是朋友。

而通过藤县一行之后,便能看出。

姜陵对待敌人,从不手软。

深吸了一口气,姜陵给董咏志回了消息:您所询问的那个“符号”,是我通过前人的智慧加上自己的理解总结的,算不上是创造,但我感觉应该适合人族当前的任何作品,于是想用便用了。

至于您所说的决定……一如当初尘光在藤县所言,沈无极妄图断我求学之路,我便会视他为圣道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