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青簪真身(1 / 2)

诡道读书人 蒋万 2048 字 10个月前

突如其来的大雪,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陈国不是大国,没有充足的国库可以赈灾,自然也陷入了危机当中。

听闻天寒地冻之下,现在陈国四处都是饿死、冻死的百姓,举国上下怨声载道,仿佛化成了一口凝实的黑锅,直接倒扣在了皇宫的头顶。

如此盛况,自然是少不了那些官员的上书。

近一个月来,飞入陈宁公书房里的奏章就像是雪花一般,堆砌成山。

虽然每一封信上都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事情极端详实,十万火急,但只要细细查看,就能从字里行间中发现,其实写的都是一个意思:

粮食!粮食!

再不给粮食,百姓就要造反了!

这可是难坏陈宁公了。

换作和平时期,他这个才能平平的君王还能通过纳谏的方式稳固局势。

可现在举国动荡,局势不安,聪明的官员都知道此时应该明哲保身,若非对自身的策略拥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贸然发言,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陈宁公一下就成为了一只无头的苍蝇。

现如今,他每天每夜都睡在书房里,通宵达旦地与信任的手下商议对策,就连西宫都没时间去了,更别提这冷冷清清的东宫了。

时间荏苒,一代新人换旧人。

只要国君是一位合格的皇帝,无论是出于欲望,还是权与利的置换,后宫里的嫔妃都只会多不会少。

当然,最美丽的那朵花还是那位风韵犹存的西宫娘娘。

九年过去,前王后在所有人心中的印象越来越淡。

尤其是在三年前,西宫萧氏成功上位,成为了新一任的王后娘娘之后,宫内更是无人再敢提起前王后的存在。

之前留在东宫,但凡有本事的下人,都早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即便去不了最好的西宫,也投身到了其他的嫔妃手下。

毕竟待遇再差,也不可能比连主人都没有的东宫还要差了。

留在这里的,几乎都是皇宫里面的苦命人。

这日正午,姜陵照常在书房里练字,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的,可今日练字却屡次被寒意冻醒,无法聚精会神。

姜陵抬头望向炭盆,发现里面竟然连一块炭都没有,怪不得屋子里这么冷。

姜陵走到门口,紧了紧衣服,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出。

出乎预料的,青簪今天竟然没有在劳作,而是坐在小院里的石椅上,失神地望着手心,直到姜陵走进都没有察觉。

姜陵低头望去,看出那是自己母亲的遗物,没有多想,推了推青簪的肩膀,说道:“青簪,屋子里没炭了。”

青簪猛然惊醒,腾地起身收回手帕,慌乱地拍了拍衣服,说道:“没炭了?肯定是那群见钱眼开的东西没去领,你等等,我这就去替你找来。”

姜陵不疑有他,回到书房。

等了一会,青簪果然抱着炭进来了。

跃动的火光驱逐了寒意,很快姜陵就沉浸在了书法里。

青簪则自己在旁边坐了下来。

明明已经是一位年过四十的妇人了,青簪在姜陵面前的表现得却总像是一位妙龄少女。

她一只手在桌上撑着下巴,眼神慵懒地看着姜陵倒水,研墨,提笔,写字……

姜陵练字是为了平复修为得不到寸进的焦虑,同时也在思考未来。

青簪看姜陵行云流水的练字,同样也会难得的生出平静的感觉。

换作以往,青簪绝对会在姜陵的耳边喋喋不休,抱怨西宫那位贱人,抱怨那个负心的老东西,抱怨苍天,抱怨大地……

偶尔还会抱怨姜陵这个只知道练字的书呆子。

但今天的她却罕见的保持了许久的沉默。

书房里难得清静,姜陵心想或许以后就这样也不错。

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很快青簪就忍不住了。

她半个身子卧在书桌的一角,随意地提起一支小楷笔,在墨水中乱画,“平安,你说你们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在没有外人的时候,青簪对姜陵从来没有主仆之间的谦卑。

姜陵的手微微一顿,旋即又像是什么都没发生,继续作写,“青簪,我才九岁。”

言下之意,你问一个九岁的孩子人活着的意义,还不如问问他晚上吃些什么。

青簪嘴角一撇,不屑道:“你九岁?你要真九岁,我把头拆下来给你当球踢!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小妖孽!”

姜陵懒得理她,手上的动作根本没停。

青簪自讨没趣,“切”了一声就起身走了。

一时之间,房间里就只剩下了姜陵一人。

按道理来说,没有了青簪的干扰,姜陵今天的功课应该格外顺遂。

可接下来的练习,姜陵的手却是在不受控制地发抖。

是冷的吗?不像。

姜陵决定休息一会,走到窗台前,两只小短腿艰难地爬上椅子,旋即伸手一推。

湿润的空气顿时被寒风裹挟着吹送入鼻腔。

本应明亮的天空被灰蒙蒙的云层覆盖,大雪纷飞,压弯了院子里的树枝,却没有一个人清理。

姜陵望着这片天色,眉头一皱,心中的不安更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