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初建大松庄(1 / 2)

而且,一向抠门的宣晖帝竟然给了一千两。

一千两呢,只十亩地的红薯,哪怕是撒着欢的用,也用不完呢。

所以,这一千两的用处可太大了。

叶风看池县令眼睛盯着那两张银票,就有点犯难,池县令该不会是想要一张吧?

如今去钱庄取银子,那可是麻烦了。

可是,很多人出门也不可能扛着银子的。

比如池少安,六百两银子,那得是多少斤?

银票早就有,大额的交易基本都用银票。

这个皇帝给的银票特殊,无论哪个票号都能提出来。

但其他的就不成了,要去凌州府的钱庄才可以。

叶风这里,银子都放在储物袋里,给池夫人和池少安准备的就是银票。

反正,他们换起来也不麻烦。

叶风尴尬的咧嘴笑笑。

池县令说,“这银票你换起来麻烦的很,这样吧,我给你现银,让姜县丞帮你办这事。”

原来这样啊。

叶风心底里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这边叶风单独给叶海还有杜大壮叶忠叫到一起,说了自己的安排。

这一趟,他们从幽州带来的东西他们三个协商,看看怎么卖出去。

然后让杜大壮做一个账本,就是每个月要报给他的账本。

比如他给了他们多少银子去收货,平日里支出了多少,都做了什么,给简单的记录一下。

这几个人里,还就杜大壮认识几个字,其他的真的就是睁眼瞎。

扫盲啊,学渣叶风觉得应该让他们也跟着常斌认字了,要不然真不方便。

至于送去幽州的货物,他这边会给安排。

而且,这回不光是幽州了,江州也可以停留几天,反正有霍知府给的牌子,不说被照顾,最起码不会被欺负。

等他这边理顺了,要开拓新的路线了。

又去了叶家村一趟,给拿来了几百个茶叶罐和食盒的订单。

都是幽州那边要的。

然后将带去幽州的竹编卖来的银子给了族长,让他月末给发工钱,族里这边按照规定留,再就是他这里车队的工钱他负责,所以,这就要加上运费和人工费了,不能说一分不赚,但圈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叫自己和双方都能接受。

其实,叶风还是想多了。

闷头苦干的叶家村人,真没人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一是他们基本守在村子里不出去,二是祖祖辈辈都没过过吃饱穿暖有肉吃的日子,三是想不到那一方面去。

叶风这边处理好了,就抓紧去了大松庄。

族长就觉得叶风这样太辛苦了,这一天天的东跑西颠的,好像没个得闲的时候。

等叶风赶着马车去了大松庄,叶宝山也这么觉得,心疼那肯定是心疼的,不管啥时候,儿子还是儿子,在爹娘的眼里,就没有不好的。

叶宝山想起了以前的大儿子,也是这样天天不着家,可那时候东游西逛不干正事。

但看着现在精气神很是不错。

王老汉带着三个儿子来见叶风,跟叶风汇报了这里的情况。

等和叶风待了一会之后,王老汉悄悄的松了一口气。www.7Эzw8.com

还好,是个非常好相处的人,虽然叶风没有官身,可作为王老汉,可是太知道那些小人得志的嘴脸,将他们这些呼来喝去不当人看。

这个叶老大,好!

这些天与叶老爷子相处,也差不多了解了叶家村的人,还知道叶风的小闺女又聪明嘴巴又甜心肠还好。

竟然教会了自己的女儿打新式样的络子。

这东西一般人谁教你呀。

这是大恩情啊。

可尽管这样,心里难免七上八下,担心这个叶风叶老大是个不好伺候的,那么他这一家子在这里就会过的很艰难。

甚至还有别的担心。

就是他的女儿春杏。

算是老来得女了,今年十四岁,一直跟在夫人的身旁,本不该跟来的,可也不知道夫人怎么想的,反正就是将春杏从她的院子里提出来。

然后他们这一家子齐齐整整的给送到了这个庄子。

他也不敢问,心里还担心。

他和王婆子一直在外面的庄子,所以也猜不出池夫人这么做的用意。

而女儿春杏是跟在夫人的身边,也有四五年了。

可是私下里问她,夫人为什么将你也送到这个庄子里来?

他的女儿老实,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不是瞧不起叶风,是担心有的人小人得志,那是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的。

万一看上他的女儿,跟夫人要了去做小妾那可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