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迟疑!永乐帝的心思(1 / 1)

五龙同朝 朕闻上古 1170 字 9个月前

北平行在。朱棣一身常服,正背着手闲逛。薛禄、柳升等大将,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终于走到了凉亭处,朱棣这才总算是坐了下来。“你们方才说,北伐将士归心似箭?”一众大将听到这话,直接齐刷刷地跪倒在地。薛禄硬着头皮开口道上,大军停驻北平,已经两月了。”“将士们从去年开始出征北伐,到现在也差不多一年了。”“这仗打完了,他们也平安回来了,可是一直在这儿等着,的确有些不能理解啊!”朱棣抬了抬手,止住了薛禄继续诉苦。他大有深意地瞥了薛禄一眼,后者立刻低下了头,后背渐渐溢出了冷汗。

记住63xs“说实话吧,真是那些将士等不了了?”“还是说是你们这些家伙,一个个地都等不急了?”“臣等不敢!陛下恕罪!”面对永乐帝的质疑,薛禄等人立马叩头求饶。他们只是很费解,为何大捷还朝,却始终停留在这北平行在?而且皇帝陛下丝毫没有回京的意思,几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他们也想着能够得了封赏,回去陪伴妻儿家小啊!皇帝陛下虽然有意迁都北平,但是这北平终究还不是帝都。更何况他们的封赏,那也没有个信儿,搁谁身上谁不着急?朱棣瞥了众将一眼,对他们那点小心思可谓是门儿清。“朕承诺过的赏赐,一公三侯五伯,不会少了你们的!”“至于何时回应天,你们等着就行了。”听到皇上这话,薛禄等人有些傻眼,不太明白他的意思。朱棣看着他们,心中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他何尝不想回应天,但是老二这个反骨逆子,却上了封折子,让他朱棣在顺天等着!这尼玛地,老子才是大明天子,不是你的征北大将军!偏偏那个反骨逆子语气很是强硬,朱棣读罢之后也只能听之任之。那逆子,这是准备下狠手了啊!回京之后就封了东宫,然后大开杀戒,一口气杀了数百人!如果不是朱棣得知朱高煦封了东宫,他还真有些害怕老二会杀红了眼,直接把老大给送走了。好在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老二虽然暴怒,但还保持着理智。他之所以封锁了东宫,就是不想让老大牵扯其中,保护老大的贤名。等待他杀光了那些程朱缙绅后,拍拍屁股直接前去云南就藩,自己回京放老大出来实行仁政收买人心,从而巩固自己的太子大位。这,就是老二折子里的计划!一想到这儿,朱棣眉头就紧紧皱在了一起。老二这个逆子,真是个逆子啊!总喜欢一意孤行,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老大这个太子爷,真是不成器!明明老二离开应天之前,把一切都给安排好了,你直接照章办事不就行了吗?偏偏心慈手软,优柔寡断,导致新政彻底成了一个笑话,还要老二赶回去给他收拾烂摊子!难不成,真让老二做老大的手中刀?老二把脏活累活全都给干完了,老大再出来坐享其成?这样,对老二这个逆子来说,未免太不公平了啊!朱棣捋着胡须,脸色阴晴不定。平心而论,当年册立老大为太子,是为了稳固当时朝政时局。毕竟老大得了文臣缙绅的鼎力支持,而且他将政事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是个不错的储君人选。加之那时的老二还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对政务一窍不通,只会耍些小聪明,根本不似人君!所以,朱棣在金忠、姚广孝等老臣的劝说之下,册立了老大朱高炽为太子。然而,因为一场意外惊变,老二突然就跟开了窍一样,逐渐成长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开疆雄主!在他汉王爷监国理政期间,大明朝迸发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太子监国之是从未出现过的。老二表现得越出彩,老大相比之下就越显得不堪!但是,直到老二出事前,朱棣一直没有动过易储的心思。因为一旦易储,朝堂之上定然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而且老大与瞻基,只怕没有什么好下场!即便老二顾念着血脉亲情,不会对老大与瞻基下手,但是他身旁那些汉王党羽呢?换句话来说,就算不易储,那老二下场又会如何?姚广孝这个混账,为了稳固太子爷的地位,已经对老二下手了一次,谁能保证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事情发展到现在,太子与汉王之间的争斗,早就已经无法避免!即便他们自己不愿兄弟相争,他们背后的势力,也不会甘心!眼前薛禄这些悍将,都是铁了心支持老二的。他们急于回京,一是为了获得封赏,二是为了给老二站台!毕竟老二准备对朝堂缙绅与乡野士绅下手,他要面对的是天下文官!所以薛禄等人想要回京,不愿见到汉王被群起而攻之。那自己这个皇帝,自己这个父亲,又该做何选择?太平太子?开疆雄主?此次回京之后,或者说现在,自就要下定决心。要么易储,扶持老二上位,剪除掉那些太子党羽!要么不变,帮助老大稳固太子的位置,命老二前去就藩,再清洗掉这些汉王党羽!然而不管什么选择,对他朱棣而言,都未免太过残酷了些。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大和老二,都是他的亲儿子!但是如果不尽快做出决定,那太子与汉王之间的争斗,将会影响到整个朝堂,甚至影响大明的江山社稷!这一点,朱棣同样清楚!最糟心的地方,在于老二的态度!这个逆子,自从受伤之后,就一直没有了夺嫡的心思。宁愿做老大的手中刀,宁愿推行新政背负骂名,宁愿救下瞻基舍弃自己……想着,朱棣就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老二啊老二,你到底要让爹怎么做才好?难道,天家当真不能有亲情吗?东宫太子府。大胖胖正脸色苍白地看着爱子朱瞻基。“你方才说,皇上差点废了怒了你?”朱瞻基回想起当时暴怒的皇爷爷,此刻仍然心有余悸。“嗯,爹,如果不是二叔及时苏醒了,只怕儿子现在已经被废了!”大胖胖闻言一怔,瘫软在了椅子上。“爹,您说皇爷爷……”“儿呐,我们父子这好日子,算是过到头了啊!”听到这话,朱瞻基如遭雷击,下意识地追问道?”“你这次累死三军,你爷爷对你已经心生不满了。”“老二与瞻壑表现得越是出彩,你我父子就越是显得不堪!”“等到老二新政推行成功,皇上携北伐大功还朝,你二叔的威望达到顶峰,那就是易储的最好时机!”朱瞻基愣在了原地,一股寒气涌上心头。“爹,你是说……皇爷爷在等……”“儿呐,这一次,你我父子二人,表现得太差了!”大胖胖叹了口气,兀自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苦酒入喉,无处话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