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父子坦白局!永乐皇帝的告诫!(1 / 1)

五龙同朝 朕闻上古 1064 字 9个月前

一场家宴,宾主尽欢。诸王都喝了个酩酊大醉,被送回了驿馆休息。而朱棣还强行拉着朱高煦,父子二人继续喝着酒聊着天。闲聊了一阵,朱棣突然意味深长地开了口。“朕听说那个杨士奇此次也回来了?”听到这话,朱高煦心头狂震。不会吧不会吧,您这位永乐大帝心眼不会真这么小吧?这都过去好几年了,不可能还因为夺嫡的事情,记恨人家吧?“嗯,他是回来了,我准备让他留下来,委以重任!”朱高煦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毕竟哈士奇一直都很忠心,为朱高煦夺嫡上位立下了大功。不管怎么说,朱高煦都必须要投桃报李,给予人家该得的回报。朱棣闻言冷哼一声,有些不太高兴。“老二,爹可得提醒你一句,这杨士奇野心太大了些,不是那么好掌控的!”“你真以为你爹我就那么小心眼,因为夺嫡的事情所以一直记恨杨士奇?”朱高煦眼睛直直地看着他,仿佛在说“难道不是吗”。你朱老四那可是出了名的小心眼啊!暴昭、盛庸、铁铉……眼见朱高煦的眼神愈发古怪,朱棣没好气地给了他一巴掌。“你这逆子,又在想什么呢?”“朕之所以如此记恨杨士奇,就是因为你大哥的死,跟这杨士奇脱不了干系!”此话一出,朱高煦当真有些惊了。难不成朱棣当真让东厂追查到了些什么?“但是朕没有证据。”好在朱棣一句话,就让朱高煦彻底放心了。“朕只是觉得,上一次汉王与太孙夺嫡杨士奇使用的手法,与你大哥那件事情如出一辙,都是隐居在幕后算计众人,然后不择手段地达成自己的目的!”“这般做法,这般姿态,让朕想起了道衍和尚,一样混账可恶,一样该死该杀!”朱棣恶狠狠地咆哮道,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意。当年他之所以要杀姚广孝,丝毫没有顾念旧情,就是因为姚广孝触碰到了朱棣的底线!算计太子和汉王,插手储君争斗,视老朱家的天潢贵胄为蝼蚁,视他这位永乐皇帝于无物!你姚广孝凭什么如此猖狂嚣张?就凭你是道衍和尚,就凭你是黑衣宰相?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唯有皇帝才能决定储君人选,这是皇帝的特权,也是皇帝的底线!任何人胆敢插手染指此事,朱棣都绝不会容忍,哪怕那个人是姚广孝也不例外!先有一个姚广孝,后有一个杨士奇!朱棣早就想宰了杨士奇这个混账东西,奈何他是朱高煦的心腹亲信,再加上朱棣手里面没有丝毫证据,所以朱棣这才一再容忍,放任杨士奇逃去了南洋!但是现在,朱高煦想将杨士奇留在中央朝廷,并且进入中枢执掌大权,朱棣就有些不能忍了。“老二,朕担心这个杨士奇,会成为下一个姚广孝!”朱高煦闻言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爹,你过虑了,他杨士奇没有姚广孝的才华,也没有姚广孝的偏执!”诚然,杨士奇确实野心勃勃,可他到底还是个文臣儒臣,所以远不如黑衣宰相姚广孝那般疯狂!历史上,朱棣与朱高炽接连死后,三杨贤相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总揽朝政大权。这其中,西杨(杨士奇)有相才,东杨(杨荣)有相业,南杨(杨溥)有相度。三人在任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大明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展,并使内阁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来的皇帝办事员转变为具有丞相性质的辅臣。换句话说,内阁之所以在大明中后期发展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大明朝堂之所以文武彻底失衡,就是这三杨贤相的功劳。而三杨之首杨士奇,也成功利用内阁制度,将已经被太祖朱元璋明令废止的宰相之权,重新在内阁中凝聚而出!但杨士奇的野心,也仅止于此罢了。他到底还是一个文臣儒臣,并未做出什么迫害皇室的事情来。“老二,你真那么看好这杨士奇?”朱棣脸色阴沉地发问,给足了朱高煦压力。朱高煦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思索良久之后,这才斟酌了一下措辞。“爹,你还记得我们那个梦想吗?”“哦?”朱棣一愣,“你是说废除徭役赋税?”“嗯,但是想要走到那一步,必须要经过很多个阶段。”朱高煦再次敞开心扉,道出了自己的计划。“一条鞭法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第二步,叫做摊丁入亩!”摊丁入亩?朱棣呢喃了几句,眼中绽放出了别样光彩。“一条鞭法只是简化收税手续,按土地和人口用货币收税,但并没有废除人头税。”“而摊丁入亩则是直接把人头税废除,只按土地多少收税,可以说摊丁入亩是一条鞭法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爹你也应该看得出,一旦朝廷推行摊丁入亩,那势必就要直接废除读书人的功名特权,士绅百姓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彻底斩断士绅缙绅攫取民利的根基命脉!”听到这话,饶是永乐皇帝,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直接废除读书人的功名特权,让士绅与百姓一样,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那些读书人怎么可能同意,又怎么可能会接受?他们不跳出来拼死反击才怪!毕竟,这可是他们读书人最大的底气所在啊!靠着功名特权,读书人才可以攫取田地,才可以搜刮民脂民膏。朱高煦这一刀下去,可谓是彻底斩断了他们的根基命脉,天下读书人不造反才怪!“老二,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些?”“冒险?”朱高煦笑了,“他们不同意又能怎么办?书生造反,十年不成!”“更何况那个时候,天下军权全都掌控在皇室手里,他们拿什么跟皇室斗?大不了再开一次杀戒,杀一儆百,杀鸡儆猴,杀个血流成河,人头滚滚,他们就会听话了!”“只有做好了第二步,让士绅缙绅与普通百姓平等,再无任何功名特权,才可以进行第三步,也就是我们最后的梦想,废除徭役赋税,补贴种地百姓,大明才能迎来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