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饥民安排(2 / 2)

西川欲晓1909 仁义袍哥 1378 字 9个月前

……

田文英报的是苏稽缫丝厂的名,己被录取,她到竹棚里把她唯一的一套换洗衣服给了妈妈,自己身上的衣服已破烂不堪。

"文英,你还是把衣服拿去吧……"。

"妈,厂里的人说了,要发工作服,我用不着。"

田秀英十八岁,要不是旱灾,她就嫁人了。

她还有一个十三妹妹,两个弟弟,一个十六,一个十岁。

逃难中十六岁的弟弟和她未来的丈夫一起去找吃的,却失散了,现在也不知在何处。

她父亲报的是沙湾铁矿,考虑到现在那边现在女性就业机会少,她就暂时在苏稽工作。以后那边女的就业机会多了才过去一家团聚。

弟弟跟爸爸妈妈去沙湾,妹妹在苏稽进技校学文化和职业技术。

他们家是幸运的,很多逃难的人都死在路上,他们一家人除二弟走失外,总算熬了过来。

一路上,遇到的人都说,到了嘉州就好了,仁义社出了名的仁义。

咬着牙一路来到嘉州,一上岸就遇到家人般的关怀。今天她就要去工厂报道,妹妹已经去了技校,明天爸爸妈妈和小弟就要去沙湾,今天就是她们分开的时候。

虽然知道仁义社好,但前途未知,心里还是慌慌的,空空的。

“秀英,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要照顾好自己,有时间就到这来找一下你弟弟,妹妹就交给你看了,她要是不听话你就打。”

分别,总有说不完的话,直到听到喇叭里喊丝厂的女工集合了,她才拿着破碗出了门。

回头,看了看倚在竹棚门口的爸爸妈妈,连忙回头,眼泪夺眶而出。

在领队的带领下,四、五十个女工来到丝厂厂区,然后有人来接,念名字分配到各个班组。由班组长领走。

总务科的当场发给生活必须用品

田秀英和另外两个姐妹分配到杨惠芳的班组,那是一个漂亮的小姐姐。

杨惠芳班组共十二人,分住两间相邻寝室。

新人全部安排与杨惠芳一个寝室,杨惠芳成了田秀英的师傅。其它两个新人的师傅分是叫苏燕和张香。

“你们现在好哦,我们以前全是自家带的”,师傅们帮她们拿东西,帮她们铺床,新人们感动得稀里哗啦。

“你们别谢我们,二天你们成了老工人,新人来了你们也要这样做,新人总是害怕受欺负,心头不安,你们这样做她的心头就觉得踏实,听到没有”

“听到了,师傅。”

"上班时间每天八小时,早上八点至十二点,然后吃饭休息一个小时,一点到五点,五点等下一班的来接了班就可下班,下一班的上班时间是从下午五点到十二点。每天下了班,都还有一个小时的文化课。"

"啊,还要学文化呀"

“当然要学了,记到,是不要钱免费学的,这种事只有我们仁义社才会这样对大家好,由仁义社教育部门考核,认到一百个字工资涨一角,认到一干个字,工资就涨一块”

"涨一块?"新人们很惊奇,一下就充满了斗志。

好大一笔钱,这些女子以前几十文钱都沒揣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