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书生谋略(2 / 2)

西川欲晓1909 仁义袍哥 1307 字 7个月前

小妹实际也沒啥用,杯子毛巾学校里都有,但就是虚荣心强,拿来想显摆一下。

田爸带她去吃了东西,再给她买了些日用品,就将他送回学校,他满脸不高兴,像他这种住校生,学校管理很严,即使星期天回去了也出不来了。

小妹赖着不想回学校。说要陪田爸去转一转。田爸早识破他的阴谋。说道:“每天开会后,领队都带我们去参观苏稽的工厂,长廊和其它东西,该看的我早看过了。”

组织代表参观苏稽工厂,是代表们的一项安排。通过参观学习,开拓他们的视野。

像田爸这种人,的确是让他大开了眼界,同时也感到自己很多不足,决心回去好好大干一番。

开完参议会,人民代表们个个精神亢奋,像打了鸡血一般,恨不得立即飞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展工作。

……

在夏平为″太师"吴松安排的家里,苏稽著名中医李影川在夏平的请求下,为吴松作全面的体检。

这几天吴松观摩了整个人民大会一决策的全过程。他和几个大儒回来都商量过。认为夏皮这样的民主集中制极具参考价值。大清正在政体改革,如果借鉴夏平这种民主制度实行立宪制。一定会获益不少。

于是几个出名的文人这里仔细研究夏平的政策,同时写出考察报告。向朝廷建言。

夏平对吴松是出奇的好,除了生活安排的好,还给吴松准备了轿子和人力车两种出行工具,便于他出行考察,现在又请医生来为他做全面的体检。

吴松心里感动。但也知道夏平想借他名。

夏平知道,像这种老进士,对大清有着很深感情,要让吴松投靠仁义社是不可能,但只耍把吴松留在这里多待一天,在知识界都多一天影响。

吴松岁数大了,自然这样那样的毛病就较多,李影川的体检来得及时,检查完后夏平问道:

“李先生,太师的情况怎么样?”

"大的情洗没有,小的毛病不少,这也正常,毕竟太师这么大岁数了,我先给他开点药,养一下没有多大的事。"

吴松很欣赏夏平,很遗憾夏平不能为朝廷所用,他也没有再劝夏平,他曾和离职后的督府赵逊聊起过夏平,赵逊也对夏平赞赏有加,认为夏平是不可多得的奇才。

同时吴松也不是愚腐之人,他的经历与认知也知道大清问题太多,已病入膏肓,现在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可他无计可施,只能尽人事而已。

吴松的经历曲折而离奇,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任职时,后因太后与肃顺政治斗争遭到株连,被罢黜削职为民。遣返大邑故乡后,与民在一起,更了解民众的饥苦。

他先被乡绅聘到邛崃书院任主讲,后又到成都锦江书院、尊经书院等处任山长(即校长)多年,故人们都叫他“吴山长”。吴松与大臣李中堂是同榜进士,又同入翰林院,交谊甚厚。

吴松回西川后,曾在蓉都3个书院主讲满了三十年,照大清代制例规定应复原职。所以,吴松后来又回到了清官任编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升为翰林院侍讲,1907年又升为侍讲大学士,曾为光绪讲课。后因对大清极度失望,也因岁数较大,故申请辞职回乡养老被批准回西川,定居于蓉都。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