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民谣界大论战(2 / 2)

【在某些人看来,小品把人看哭是本事,歌也得把人听哭才是本事,怎么着?职业哭坟啊,这么喜欢哭!】

苏哲和胡震东直接见面?

甘蔗说:【听《南山南》的都是民谣小白,根本不懂音乐!】

但有趣的是,一旦火了,就一定有人帮伱加光环,编故事。

苏哲当然也看到了这篇解析,表示十分费解:

《南山南》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我怎么不知道?

别说他不知道,就连马頔都不知道!

前世,马頔亲口承认过,《南山南》背后没有任何故事,就是在记录一种情绪。

单集点击量超1800万,超越了上一主题第四集的同期点击量!

任何人都能预见到,这一集将成为《音乐的诞生》新的高峰。

南山粉说:【听《送别》的都是装逼犯,有那功夫不如去背古诗!】

苏哲:……

南山粉纷纷在评论下点赞、评论,扬眉吐气,@甘蔗和苏哲。

【当你不了解幕后的故事时,请不要轻易评论。】

苏哲还没回应,胡震东先回应了。

其实这首歌和同窗没多少关系。

但在其他人理解中,却是对《南山南》的攻击。

“各位老师们,我有灵感了,有空再聊!”

苏着叫着外援团们一起去写歌了。

——

在【同窗】主题第四集节目播放前,前三集的数据慢慢出炉了。

于是这一集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比如砍樱桃树的华盛顿,摔花瓶的列宁……这些故事连他们本人都不知道(死后才编出来)。

更别说《送别》了,差点让苏哲成为历史人物小小苏,甚至有狂热粉丝呼吁让《送别》上教科书。

尤其是胡震东还在转发后评论道:

他几乎是强行对照歌词,编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但在其他人看来却有模有样的。

好奇就会贡献点击量。

【歌曲好听就够了,为什么非要强加意义呢?】

——这当然不可能,但主要因为苏哲还活着。至少在前世,《送别》就在教科书里(音乐课本)。

那么第四集的【同窗】主题决赛呢?

【他难道比原作者更懂歌曲背后的故事?】

真正的爆款!

这其实可以预料,毕竟《音乐的诞生》是一款音综,苏哲每集都写出一首爆款歌,节目怎么可能不火?

但苏哲无法接受这么矫情的故事,在微博上发了一句:

【别猜了,《南山南》背后没故事,就是将描述遗憾的灵感结合在一起罢了。】

哪怕对音乐不感兴趣的人,也想看节目了。

毕竟有人不喜欢听音乐,但怎么可能有人不想看撕逼呢?

在开始之前,业内就能预测到,这一集一定会创造记录!

很快,就到了这一天——

【同窗音乐会暨第三主题决赛日】,正式开始!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