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影响力扩散,推功于众(2 / 2)

其他嘉宾们也纷纷转发,互相夸赞,在习惯撕番抢功的圈内,就像一股清风一般,引得许多人感慨:

【好感动,好喜欢这种团结的氛围。】

【本来对音综没兴趣,现在也想去看了!】

<div class="contentadv"> 【苏哲真的不一样,他发自内心地尊重其他人。】

除了路人观众外,苏哲发现,留在酒店里的节目组成员,也对他更加友善了。

——这或许没什么用,毕竟都是剧组民工罢了,没什么话语权,但整体氛围却让苏哲十分舒服。

而此时,程PD看着微博,更加坚定了内心的看法,找到制片人,坚决地汇报道:

“一定要和苏哲续约呀!他是节目成功的关键,少了他不行!”

制片人也不傻,不用他提醒就说道:

“放心吧,我会给他超越蔡子峰的片酬!整季节目3000万(这里没限薪令)!我就不信他不心动。”

程PD感到非常兴奋,制片人总算做了件好事!这么高的片酬加上平台对音乐的宣传效果,苏哲没有理由拒绝!

制片人注意到他松了一口气,不由笑道:

“怎么?你以为我傻吗?放心吧,之前蔡子峰流量高我才捧他,现在他流量最高,我当然换他捧!”

“我对苏哲没有意见,我只是一直选择最有利于节目的方案罢了。”他为自己的做法默默解释了一句。

除了《音乐的诞生》外,业内其他人也在关注数据。

他们是“油盐不进”,完全看不到苏哲的劝说,和之前一样将功劳全部归功于C位苏哲头上:

“没想到啊,苏哲的号召力竟然远超蔡子峰。”

“作为主C,撑起两档全年前三的综艺,难道苏哲的综艺号召力甚至超过了‘三王二后’?”

所谓“三王二后”,是这个世界最顶尖的五名主持人和综艺嘉宾。

而其他流量,哪怕是顶流,比如聂鼎,在综艺上也需要他们来带。

“太夸张了吧?”

“但看数据,就是这样!”

业内跃跃欲试,一些综艺节目组已经打算邀请苏哲,哪怕不当常驻,去当飞行嘉宾也好啊。

电视剧的团队也考虑让苏哲去演戏,虽然不知道他的演技,但……

谁在乎呢?

有人气就行了,演技都是添头!

甚至,一些青春校园剧的电影剧本都想找门路送给他。

当然,别指望有什么好片子,都只想借他的名头捞钱而已。

业内在躁动,迫不及待地想将苏哲拉进这个大染缸里。

一些自媒体反应也很迅速,注意到了苏哲的成绩。

影视UP主们纷纷制作了视频,评价苏哲和《音乐的诞生》,绝大部分正面的,强烈推荐粉丝去看音诞。

由于传统纸媒的落寞,专业影评人这一行近乎消亡,这些影视UP主,实际上就是这个时代的专业影评人。

他们中影响力大的粉丝过百万,影响力小的只会说“这个男人叫小帅”,但加起来,对于影视作品的影响力非常强。

一旦有优秀的作品,经过多名影视UP主推荐后,数据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也算圈内人,却只是站在最边缘处旁观圈内的浮华,靠评述圈子赚钱罢了。

但很奇妙的是,或许因为旁观者清,或许因为吸引粉丝必须有干货,他们的观点反倒比圈内人更加客观,没有盲从,认真点评苏哲:

【有人会问,难道苏哲翻红后,这么快就超越了顶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吗?】

【我认为不对,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节目点击量的变化趋势,会发现节目真正出圈,靠的不是苏哲的流量,而是他精彩表现和优秀的作品。】

【我统计了小破站上不同嘉宾的剪辑播放量,发现苏哲的名场面和音乐现场点击量极高,很多人其实根本不关注他,不是他的粉丝。】

【你说这算苏哲的流量吗?我认为不是。这是好的内容对观众的天然吸引力。】

【这才是健康的模式:明星创造好作品,观众因为作品质量去看。这样才能让有实力的艺人获得更多回报,让观众们看到更优秀的作品。】

【有意思的是,苏哲亲口说过,他不要做流量。我真诚地希望他保持初心,永远为我们带来好作品。也请他放心,只要他一直带来好作品,观众就一定不会抛弃他。】

这些视频没有引起高高在上的圈内人关注,却让许多观众认可:

他们真诚地希望,圈内能变成那种理想的状态,希望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作品,而非让垃圾充斥视野。

——话又说回来,除了靠制造垃圾赚钱的流量和资本外,谁不希望呢?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