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卖剧,身家再涨(2 / 2)

“天呢,我要唱多久才能赚到24亿?”

哪怕是娱乐圈内高薪的明星,听到这个数字也感到无比震撼。

李真还没说完:

“而且由于没请大牌明星,主演知道肯定能火,都给了友情价;而且三部一起拍,节省了场地、道具、服装和群演的费用,据说三部加起来成本才不到4亿。”

4亿说起来多,但在苏哲拍摄《笑傲江湖》时,一部电视剧的成本就高达4亿!

这很正常,谁让他和成兰云的片酬那么高?妥妥的天价片酬。但全靠他俩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算起来很值。

但等他的武侠电视剧形成后,一般明星反倒求着他出演,片酬并不高。至于其他节省的费用,和片酬相比,就很不起眼了。

“那他又盈利20亿?身家又暴涨了?”

所有人都感觉窒息了。

薛沫喃喃道:

“哎,这下不是玩笑,真后悔了。”

李真苦笑:

谁比她更后悔?

三部电视剧不仅为龙傲天带来了庞大的收益,甚至带动了玛丽苏的迅速发展。

圈内公认,苏哲编剧的影视作品里,角色十分讨喜,很容易圈粉,比如吴佩佩、安灵儿、于浩华等都是例子。

甚至连配角都能火,比如李文诗和梁知若……还如岳不群、东方不败、五绝等人,都成了金牌配角。

而这三部电视剧里,有那么多出彩的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实在太多了,玛丽苏拿来培养自己的签约艺人,都培养不过来。

严喜玲长袖善舞,和其他公司交换资源,也让自己旗下的艺人获得了其他影视资源。

这一下,玛丽苏的新人们都被盘活了,甚至粉圈新评的待爆四花和待爆四子中,都有玛丽苏的艺人。

只要能捧出一名顶流,未来就是一颗摇钱树啊。

李真看到这些,怎么能不眼红,不后悔?

她虽然擅长炒作,却缺乏创作能力,在流量时代的初期,还能靠炒作捧红流量;

但等到圈内都会这种玩法了,她很难仅靠炒作来捧红艺人,只能求人,这些年不断地走下坡路。

现在想想当年,事业正值巅峰的她,意气风发,去挖掘刚刚展露头角的苏哲。

她当时虽然礼貌,但仔细想想看,心理上是俯视苏哲的。

“哎,千金难买早知道,谁能想到呢?”

李真摇了摇头,收回了无用的悔意,感慨道:

“苏哲已经成为圈内大佬啦,而且靠着独一无二的道路——才华。”

其实圈内靠才华成立公司的大佬并不少,大多是导演和编剧。

只不过在前些年,流量最疯狂的时代,才华被压制成不值一提之物,这才让苏哲的崛起显得那么独一无二、拨乱反正。

在众人感慨着苏哲的时候,苏哲回到京城,去阿狸大厦,和油库再次签订了合同。

经过这一年,油库已经成为苏哲最重要的合作对象;而对油库来说,苏哲也是他们绝不能失去的伙伴。

这些年他们被企鹅和橙子打得落花流水,都快被挤出御三家之列了,全靠苏哲的武侠剧挽尊——

虽然我们会员最少、日活最低,但今年最火的电视剧出自我家!

准确地说,是今年最火的三部电视剧(笑傲射雕神雕)全部出自油库,出自苏哲!

“哈哈,再加上这三部电视剧,今年前六要被我们包圆了?”

油库高层开玩笑地说。

苏哲十分冷静,没做任何承诺。

——成绩主要看自己,但名次还要看对手。

万一今年出一部《甄嬛传》一样的电视剧,那真是非战之罪。

在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男性向的武侠剧,不可能是女性向的宫斗剧对手!毕竟电视剧市场以女观众为主。

所以他只是笑笑,转移话题:

“怎么排档期?先上哪部?”

油库早就做好了谋划:

“先以双雕续集的名义,推出《倚天屠龙记》;再推出明星更多的《天龙八部》;最后是《鹿鼎记》。”

高层充满了期待:

“如果前两部都能成功,最后的《鹿鼎记》哪怕没有明星,全靠你编剧的号召力,就能获得等同于级电视剧的关注。”

苏哲点点头,认可了油库的安排,玩笑道:

“那我以后只编剧不出演的作品,贵司也要给我个好价格哦。”

油库高层立即想到了《小李飞刀》和《绝代双骄》,感兴趣地问:

“听说苏老师还有两本武侠小说,怎么一直没出版,也没改编呢?”

苏哲想到两部电视剧的改编进度,就觉得无奈:

“这两本做了一些新尝试,改编难度太大,没法保障质量。”

高层立即承诺:

“苏老师你放心,只要是你改编并主演,油库直接预付单集2000万,你就放心大胆地拍!”

苏哲体会到什么叫资本捧着钱求自己挣。

这两部电视剧加起来又得十几亿吧?

虽然他身家几十亿,但这些钱对他来说也不少了。

而且仔细想想,前世那两部电视剧的剧情也没有太差,至少合格,拍出来不丢人吧?

如果拖延下去,等到视频网站转换经营策略(从橙子视频来看,应该不远了),哪怕他拍出神剧,也赚不到这么多钱了。

但苏哲只是微笑:

“谁也不嫌钱多,但我要为合作伙伴负责,不能让朋友花大钱买个平庸之作回去,对吧?”

他的话让油库高层无法反驳,只能感慨:

“苏老师真是完美主义者啊。”

苏哲想想那十几亿,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

“其实我还有一个武侠剧的剧本,没写小说,但十分精彩。你们要不要找人审审?”

油库高层立即激动地说:

“不用了,我信苏老师,请务必卖给我们!”

他真的打心眼里相信苏哲——

一个没写出好剧本,宁愿放弃十几亿的人,怎么可能骗他?怎么可能骗观众?

“当然,我们合作很顺利嘛。”苏哲笑了。

“对了,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武林外传》。”

苏哲咧嘴一笑,没告诉他,这是一部情景喜剧。

武侠+情景喜剧,这听起来很扑街的。

所以他干脆不说,避免横生枝节。

但他相信,《武林外传》在播出时,可能不如前面六部金庸剧火爆,但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它可是号称电子榨菜的存在,长线播出无敌!

油库一点不亏,甚至是赚大了,苏哲问心无愧,那何必多提呢?

“苏老师,你说的《武林外传》,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合同。你编剧,单集1500万;你编剧加主演,单集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