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初步搞定芳芳(2 / 2)

现在至少和王芳芳说开了,大家心里都有底了,也算是更进一步,往更好的方向逐步发展了。

加油,加油,周游内心给自己鼓劲。

年底了,还有个吴景的婚礼。

&;=&;&;&;周游也不好意思不去,礼物已经准备好了,搞个无人机组,做个表演,也算是独一份了。

这样想想,还真的挺忙的。

其实每年过完元旦,离过年都还有不少的距离,至少一个月啊。

可是对周游来说,真的是眨眼就过。

主要还是日子太舒服了。

老话说得好啊,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要不先回趟老家,把养殖场的也搞一下,不然到年底了,万一忙忘掉,或者时间来不及就尴尬了。

李宝银今年倒是没打多少电话。

主要是业务已经都正轨了。

他也不需要放更多的精力在上面,按部就班的干就行了,只要别大意就行。

现在更多的是开讲座,参加论坛。

原来是大都是在省内开,现在不得了,全国各地跑,既是经验交流,也是学习取经,还是增长了很多见识,比自己在家闭门造车强多了。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

南方和北方差异很大,养殖设施,养殖品种几乎没有可参照性。

还好,理念都是差不多的。

“李教授,现在在哪?”周游打电话问道。

“在养殖场呢,年底事情有些多,都要安排好,周总有什么安排吗?”李宝银开玩笑道。

周游能听出声音的轻松感。

没有前两年哪样急躁了。

“账算好没,算好了的话,我们就先分红,给大家过个好年。”

李宝银听到这话,开心的笑了起来:“哈哈,刚算好,准备向你汇报呢,现在就等你拍板了。”

“行,我明天回去,开个会,把钱分下去。”周游很爽快的说道。

辛辛苦苦一年,盼的就是这天啊。

今年算是一个丰收年,没有开展大规模的扩张和投资,把现有的产量基本上拉满了,基本上能满足高端市场了。

要是在扩大,要么去外地扩大市场。

但是这个运费和物流成本就会急剧上升,性价比不高。

或者扩大品种数量,走差异化,小众路线。

就这些事情,李宝银和周国勤也商量了很多次,都没有确切的方向,这次等周游回来,在一起商量下。

“国勤,村长干的快活,还是养殖场快活啊。”李宝银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水问道。

周国勤一脸的苦涩,吐槽道:“李教授啊,这个村长真不是人干的。”

“我这还算是好干的,不愁钱,不愁人,其他村更难干,说句难听的,好人谁干村干部啊,有本事的出去打工挣钱,没本事在家耗着,劣币驱逐良币啊。”

“还有就是,开会是真多,我天天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还都要求必须是负责人去。”

李宝银听完哈哈大笑:“我现在也发现了,还是简简单单当个教授舒服,当什么院长,不够心累的,多挣不了几个钱。”

“哎,谁说不是呢,我也不是这块料,纯粹是赶鸭子上架。”周国勤刚开始还有些好奇,时间久了,真的没意思。

你说成就感吧,说句实话,也就刚开始有一点虚荣心,不过后来发现,还不如在厂里受人尊敬呢。

在村里是个能人,出了村,还是要服从管理。

现在厂里也出名了,好多地方来参观学习。

人家远道而来,你要招待吧?

指望镇里更不可能,镇里还想在这吃呢。

可是,作为有机养殖场,很多地方要消毒杀菌,也不适合都参考,还专门搞了个参观区域。

这下,周游的几匹马排上了用场,偶尔遇到感兴趣的,也成了参观地点。

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可是又要把控时长,特别是镇里,就像耗时间,耗到吃饭。

真的是,有苦难言啊。

就这,还是自己有代表身份护体,也有周游在上面发声渠道,不然,真的不敢想啊。

“好好干吧,争取多干几年,不然我就担心养殖场开不长久。”李宝银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

这一年全国各地跑,那真是千奇百万,啥样事情都有。

政策原因,市场原因,环境原因,很多红红火火的公司,都会出现这样和哪样的困难。

很多人说的好。

做企业,挣钱,其实也就那么几年时间。

然后要么被后来者进入挤占份额,竞争压力大,利润减少。

或者因为大资本的介入,想分一杯羹。

反正,就和村里原来过年杀猪一样,养肥了,就要杀。

周国勤点点头:“嗯,人要知足,现在很满意了,以后要是做不了大的,就做小的,反正一家老小吃喝不成问题。”

李宝银看到后,神情也是放松了下来。

周游他知道,开这个养殖场就是为了给自己家人找点事干,省的外出打工累,也不指望挣多少钱。

前面几乎也都是他在垫钱,后来哪怕挣钱了,也是按照分红的来,没有把垫的钱算进去。

李宝银更担心的是老周家其余人贪心。

总想一口吃个胖子,想继续再创辉煌。

只要知足就行,就怕不知足啊。

“对了,今年过完,明年你们都要盖房子了吧?”李宝银岔开话题,说起了大家都感兴趣的事。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房子都是大事,也是毕生的心学所在。

周国勤听到这里,开心的笑了起来:“嗯,村里好多家一起盖。”

终于可以盖新房,住新房了,再也不用大冬天到外面上厕所,真是不敢想啊。

不过,他们现在也大都在养殖场解决了。

享受便利习惯了,还真的很难回去。

周游决定提前把账算掉,还是考虑到哪些学生们,辛辛苦苦一年了,马上人家都要放假,不能耽误放假。

当然了,愿意留下来继续干的,工资还是会给足的,待遇更高一些。

第二天,就带着小四两人回去了。

反正就准备待两天,把事情解决了就回来。

期末,还要监考呢!

原来监考还有意思,还能和他们斗智斗勇,站在他们身边玩弄心态。

现在真的没意思,都没人作弊了。

不作弊的大学生,算大学生吗?

监考还有什么乐趣?

绝不当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