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建功立业和数沙子;雪绒花之威(2 / 2)

“注意调养。”朱泠婧的右手支着脸颊,笑吟吟地问:“要不去太医院看看?或者朕给你拿脉望诊一下。”

“莫斯科之战落幕了,看来一时半会还落不定。嗯,好事。”

两千万吨!原位面的阿某人要是听到了估计能乐死。

为了防止德社利用巴库油田,伦敦的正米字旗老爷们可谓不择手段。

“呃……”周长风翻了个白眼,捂额道:“这……我不好说。”

周长风也觉得民风难抑,而且让百万大军在太平洋海岛上无所事事也实在浪费。

大明朝廷根据多方消息的汇总,认为这个伊利亚中将是个安于一隅的保守派,没有太大的雄心壮志,只想在地方上享受万人之上的优越感。

▇▇▇部队(红)在过去的一个半月中对国民共和军发起了大规模攻势,接连粉碎了后者的多条防线。

大明陆军上层那一票家伙都不是省油的灯,让他们老老实实跟从海军和空军的方略行为处事实在是难为情。

大明倒是称不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原本的战略规划其实是很明确的——

这时,朱泠婧话锋一转,谈起了欧洲那边的局势。

在那以后,▇▇▇部队(红)一度攻入莫斯科城区,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巷战。血腥争夺了半个月之久,只是后继乏力,强弩之末最终功败垂成,兵败莫斯科城下。

后者叉着腰,凝视着几个挂架上悬挂着的几幅地图,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官兵们大多有建功立业的期望,这么多人都等着打仗领功升官发财呢,不找个地方打一打,难不成去太平洋海岛上抓螃蟹、数沙子?

“差不多了,不严重,这两天应该就能好利索。”

大都督府参谋处的值房中,程翰给自己斟了杯茶,然后抬眼看向了几步开外的周长风。

在战役中期,第4山地师师长被英军炮火炸伤,参谋长费迪南德-舍尔纳接替指挥,并以精妙的战术将英军第50步兵师的头都给打歪了。

“希望他们能得胜而归吧,那可是军工大城,若是能顺利攻占,搬回来几千部机器设备都不过是小意思。”

于是乎,村里其他人在恭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艳羡,自然也会盘算着是不是该让自家男丁去从军。

如今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广袤荒原上,全部的驻军将领最后都宣布效忠伊利亚中将的西伯利亚防卫委员会。

时至今日,颓势尽显的英军不得不撤退,伦敦方面以地面部队占领巴库的计划宣告破产。

他开口问道:“前辈对陆军方面的想法有什么考量吗?”

“必须避免两线作战。”周长风语气坚定,“本土加上南洋的资源已经很充足了,现在一定要集中力量把美国人打上谈判桌。”

过了好一会她才开口说道:“父亲还是过于求稳,要是按我所想,现在就该鼓励鼓励急进会那些人,然后特赦几人出狱,再挑几件事宣扬一下。”

今非昔比,如果说上一回区区几千人相当于自找苦吃,那这一次就是动真格的了。

数十架惠特利中型轰炸机对巴库实施了多次战略轰炸,毁坏了相当数量的采油井和炼油厂。

皇家空军第44、第84、第158中队从本土起飞转场至殖民地约旦,最后来到法国殖民地贝鲁特。

大手笔的美国人一口气给予了120辆22轻型坦克、27辆2中型坦克、66架-36战斗机、350门2型105㎜榴弹炮、400辆卡车。

这一仗▇▇▇部队(红)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不得不接连派出三批专员赶赴柏林寻求支援。

朱泠婧斜睨了他一眼,不置可否,等同于默认了。

己卯之祸不仅导致大明朝廷逮捕、摧毁了奋进会和青年勇越社这两个激进的极右派系,就连相对理智正常的开拓急进会也受到了打压。

“是,问题就在于此。”程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出食指在地图上圈了一下,“无法短时间解决便会陷入僵局,国朝大量兵力被牵制于南亚次大陆,拉锯损耗,那样的消耗着实太大。”

“来了?你这疟疾还没好吧?”

试想那将会是什么场面——邮递员刚进村口隔着老远就大声招呼了起来,一下子全村人都知道村西李家的小儿子有出息,消息也越传越夸张,李家上下腰杆子都挺得比以前更直、走路带风,说媒的媒婆也闻风而动,开始张罗起来……

周长风沉吟了几秒,踌躇道:“陛下,这是上皇的看法么?”

周长风现在一丁点闲聊调笑的心思都没有,他赶忙摆手,还倒退了半步,“别别别,无福消受、无福消受。”

而平定南洋的一系列战斗缴获甚多,即使是普通士兵也多少能分到点油水。

攻略印杜以陆战为主,不需要占用多少海军力量,大明海军能派一支分遣舰队帮衬一下就行了,其余的事情就交给陆军和空军来办!

神态淡然的程翰悠悠道:“可那大洋终究是海军跟空军的戏台子,陆军只能从属听凭他们……难办哦。”

说好听些,这是秦汉尚武之风日渐恢复。

身为参谋处同知的程翰态度模棱两可,看上去不打算表态干涉陆军方面的想法。

&;=&;&;&;在回家休息了一晚以后,周长风便进宫觐见了。

对方兵源无数,即使屡战屡胜,抓猪也费力啊。

明军对战英印军时倒是能够打出很好看的交换比,但考虑到英国人在印杜的统治根基相对牢靠,比荷属东印杜那地方强多了。

又交谈了几句,周长风觉得欧洲局势平淡无奇,所以还是把话题扯了回来。

“陛下,虽然海军还没确定舰队扩建的草案,不过咱们可以先把船坞挖起来了吧。”

跨年!2023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