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来信无数 迷妹众多;自认为有道理的(2 / 2)

“哎,来了啊,快坐快坐。”

&;=&;&;&;“好咧,我就坐这吧。”

“朝廷的通报也太夸大其词了。”欧阳章华一边斟酒一边摇头道:“报捷不该这么来的,这么重要的消息也不好好斟酌,应该着重强调敌人还有充沛的余力、后劲。”

“是,日月社的社论我也看了,那篇社论没署名,谁写的?”周长风一听到这個就来气,吐槽道:“东扯西拉之后突然推导出一个必胜、坐着等别人求和的结论,真的是乱弹琴。”

“民间狂躁也就罢了,但谘政院某些没主见的软耳朵的家伙还真就信了,都在打主意削明年的军费了。”欧阳章华无奈地说。

“啊?”嘴巴刚碰杯子的周长风闻言立刻放下酒盏,惊奇地问道:“脑袋里有哪根筋搭错了吧?”

“谘政院,不稀奇。”

“这倒也是,不过只是个别人瞎扯淡的话掀不起风浪,徒增笑柄。”

这些天来自东南西北各地的信和慰问电被寄来,周长风每天那能收到几百封,欧阳章华亦差不多。

大量荣获战功的士兵家眷写信来道谢,感激将帅英明神武的指挥让自己的儿子、兄弟、丈夫在带领下斩获如此无上荣光,得以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几名学生因为参军被拒而遗憾无比,集体血书表达懊恼与忿然,宁做小卒胜过书生,请求可以通过这个方式特招入伍。

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希望欧阳章华能专门题字一幅,到时候会在精心裱好之后悬于珠江大学主楼的一层走廊中,以此励志。

欧阳章华凝视着酒盏中飘香的琼浆玉液,忧虑道:“恭维赞扬的话太多了,明明是全体将士同心戮力,现在却像是要把功劳归为一个人或几个人身上?不能这样下去,不仅受之有愧,而且也容易引火上身。”

神情平静的周长风沉默了许久,最后悠悠道:“高涨的爱國热情、骄傲的國族自豪感是双刃剑,利用它压住了尖锐矛盾,凝聚力量一致对外,但也要承担它的……毒性。”

“哎,清醒理智的人越来越少了,再这样下去,朝中以后要是想做些弯弯绕的决策也要难上加难,一不小心就要被千夫所指、戳脊梁骨喽。”欧阳章华如是叹道。

战前大明的战略是比较清晰的,对这场大规模战争所做的预期是“速胜”或“持久”两种形势。

速胜的论调是基于“机动力量至关重要”和“战略要地不可或缺”的意义来构建的,此论调认为重创太平洋舰队或攻占瓦胡岛以后美国就很可能会打消争夺亚洲利益的念头,选择和谈,全力对付欧洲。

持久的论调是基于“明美两军战略相持不相上下”和“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分析来构建的,此论调认为大明有能力和美国展开难分胜负的拉锯战,付出过多损失的美国终将因为战略问题而选择和谈。

然而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胜利却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判断,不单单是民间,即使是朝堂之上也开始迅速流传胜券在握的自信。

他们认为自己十足的信心是有道理的,因为站在他们的视角,目前的状况已经“满足”了速胜论调的条件。

第一,机动力量至关重要,现在美军太平洋舰队已经被重创,屡战屡败,损兵折将,损失了多艘航空母舰和战列舰。

第二,战略要地不可或缺,现在美军丢了瓦胡岛、塔拉瓦环礁等等重要地点,舰队的行动大为受限。

正因如此,他们相信美国不得不放弃亚洲利益,主动选择媾和,这样一来大明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英国,肢解英国的核心殖民地印杜,迫使日暮西山的大英帝国屈膝求和。

一夜之后。

翌日清晨,文华殿的早间例会如期召开。

因为战局变故所以一些高级将领也参会了,不过例会开始讨论的是内政事宜,诸如荆州的洪灾隐患、官营柳州轧钢公司的竣工状况等等。

这些政事与将领们无关,直到大半个小时过后话题才来到东西方战局上。

“……可以料定的是,英国将通过传统的北冰洋航线干涉俄国,目的地为摩城、摩尔曼斯克。”

“来真的啊?英人这手伸得可真够长的。”

“这大抵只是威吓,德人公示警告过的。”财政阁臣李光远比较笃定地说:“除非英美合伙发兵,否则英人不可能这样大胆,他们兵力有限,十万人马送去俄国那大片土地上就砸个浪花起来。”

“这可说不准,英人四处挑事的本事一直在。”外务阁臣余慎华微微摇头,沉吟道:“何况十万部队也不算少了,用在关键处足够发挥大用。”

“真要那样,德人可就师出有名了哦,发兵百万也不在话下。”

吸取教训之后,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德社一直没有公然介入沙俄内战,干预措施仅限于兵力不多的紅鷹軍团和援助武器装备。

同时他们也警告不允许英美干涉,否则一定会采取强硬手段来给予沙俄人民“必要的保护”。

伦敦的正米字旗老爷们很清楚现在大英帝国多线作战,根本抽调不出可观的远征军去干涉沙俄,所以一直在怂恿华盛顿方面。

此前富兰克林总统一直推辞这个大胆的计划,但最近却给予了较为肯定的答复:「大约11月份我们就能开始装备新的、适合现代战争的武器,15个新的师也将完成训练,预计在1月份可以部署到欧洲,其中一些师前往俄国可能是可行的。」

这个答复中所谓的新式武器其实就是3中型坦克——意识到自己的铁皮罐头无法满足需求以后,美国人加班加点研发了2中型坦克的后继型号,预计再过两个月就可以投产。

新锐的3轻型坦克则要更早一些,眼下美国车辆与铸造公司()已经开始试生产了。

有了这样的答复,温斯顿首相倍感振奋,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分散可恶的德国人的力量和战争资源,否则完全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另外他还批准了针对巴库油田的战略轰炸计划,此前零星的小规模空袭被证明起不到效果,所以必须加大力度。

对欧洲战局稍作讨论以后,今天例会的话题还是来到了本国。

宋仲楷不在场,欧阳章华作为大明海军的权威率先开口:“我首先要批驳近期的骄躁、速胜的论调,这很不合时宜。”

谘政院副总裁马明利微微一笑,“欧阳总兵何出此言?”

“显而易见,‘重创敌舰队’这一条不符实际。”欧阳章华盯着他,“敌方还有两条航母,英人所租借的两条也有一条马上能修好,另外本土新造的一条航母也即将服役,这就有了四条,并不少,怎么可能就此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