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宁晨,你到底想一年发多少篇论文?(2 / 2)

在之前的理论计算之中,宁晨根据这种物质的能隙,推测这种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大概在30K-40K的范围之内。

国外一些顶尖的大学,拥有更加优秀的平台,以及更加尖端的实验设备。

接下来的实验之中,宁晨继续进行着有关于这种“11111”新型铁基超导结构的研究。

宁晨先是尝试着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加入氢氧根的结构。

33K的超导临界温度,虽然并不算太高,但因为这是一种新型结构的超导体,这样的发现,无疑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

这个温度远远没有到达液氮的汽化点,宁晨便直接选择用液氦作为冷却剂进行实验。

在这之后,宁晨继续对这种物质,进行着其他各项性质的测试。

这种物质的化学式为(Li-Fe)OHFeSe,如果经过检测,这真的是一种超导体的话,那不仅可以证明宁晨之前的理论,而且可以继续拓展铁基超导体的家族。

宁晨自然不是一个追求发表论文数量的人,要是宁晨愿意的话,发表的论文数量完全可以是现在的两倍都不止。

脑力指数的提升,让宁晨不再需要频繁的借助于系统的各种特殊状态,便可以完成非常高效的分析工作。

如果宁晨能够按照这个思路,去合成新的超导物质,那么就可以进一步的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

当温度降低到50K左右的时候,宁晨减慢了降温的速度,因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进入到这种物质的超导温度转变区间之内。

宁晨发现的这种新的结构,要比之前所有的铁基超导结构都更加的复杂,在铁基超导的研究领域,又创造了全新的突破!

宁晨心说,这还得感谢陶伟院士,能够提供给自己前往华科院做实验的机会。

“好了好了,你就不要再气我了。说真的,宁晨,这种超导体,又是一种全新的铁基超导体结构吧?”

简而言之,这是超导体所特有的超导现象。

导电性测量实验开始后,宁晨一边调整着测试环境中的温度,一边查看着仪器中测量的电阻数据。

这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价值,拥有更多的机会。

之前在铁基超导的研究中,宁晨经历了太多次的失败,这也让宁晨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根据实验现象的反馈,迅速对实验进行调整。

拿着这些测量数据,宁晨找到了徐洲,告诉了徐洲这个消息。

<div class="contentadv"> 得知了这个消息,徐洲也感到非常的惊讶,明明距离宁晨开始新的课题,也才过去两周的时间而已。

带着期待的心情,宁晨来到检测中心,对这种物质是否具有完全导电性进行着检测。

……

不出意料的是,这种物质也满足作为超导体的其他各项性质,可以被称为一种严格意义下的超导体。

在不断的合成、测试之中,宁晨发现,将Li元素更换成Na、K等其他碱金属元素,物质依然可以在低温下实现超导。

终于,经过不断的尝试之后,宁晨合成出了一种新的物质。

终于,在测试环境温度降低到33K左右的时候,物质的电阻值已经低于10^(-25)Ω。

晚上,宁晨回到家里,在书房继续对这些理论进行着分析。

在这之前,如果按照结构对铁基超导体进行分类,有“1111”、“122”、“111”、“11”四种结构体系。

“好在华科院有这样的设备,要是连华科院都没有的话,这项实验也只有国外有机会完成了。”

“呼……好在我的数理化基础还可以,否则的话,是绝对推不出来这个公式的。”

在刚刚的分析和计算过程中,宁晨用到了包括各种数学分析方法、物理学中的凝聚态物理理论、BCS理论等等。

依靠着这个公式,宁晨相信自己很快就会合成出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铁基超导体。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