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找到了!(2 / 2)

要知道,这样长的睡眠时间,已经是宁晨平时睡眠时间的二倍了。

&;=&;&;&;“真没想到,仅仅是一次大脑仿真模拟状态,就达到了使用兴奋模式的大脑使用强度。看来昨天晚上,我真的是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大脑负荷。”

但是这样的经历,却是让宁晨感到充满了成就感,因为相比之前,不仅是自己的脑力得到了提升,自己的意志力也要远比之前更加的强大。

“好在昨天晚上,有小智帮我提升数据传输的速度,否则的话,就算我熬到现在,也未必能够完成这些信息的传输。”

感觉到自己的大脑已经完全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宁晨便开始了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的对数据量进行压缩,在昨天晚上进行大脑仿真模拟的时候,宁晨并没有考虑到蓝星上存在的各种信号。

这些信号不仅对宁晨的研究没有任何的用处,而且模拟起来也十分的困难,还会干扰到宁晨正常的研究工作。

在进行数据对比之后,宁晨发现,昨天晚上仿真模拟出来的数据,与黑洞望远镜接收到的真实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相符的。

“果然……我昨天的大脑仿真模拟,仿真度是非常之高的。除了少数的一些细节,模拟的信号与真实的信号并无太大的不同之处。”

在昨天晚上的大脑仿真模拟中,宁晨几乎构造出了一切所需要的要素,而这也让宁晨能够非常逼真的完成整个模拟过程。

就在这个时候,宁晨突然注意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不对……这里的数据,好像在黑洞望远镜实际接收的信号中,并没有发现类似的存在。”

由于这些信号非常的微弱,如果不是宁晨非常仔细的分析的话,恐怕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信号的存在。

但在宁晨的仔细对比之下,这些信号终究没有逃过宁晨的眼睛。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结论,宁晨继续对比着两边的信号,仍然没有发现黑洞望远镜接收到过类似的信号。

而在经过仔细的分析之后,宁晨确定,这些仿真模拟空间中微弱的信号,就与引力波的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就有些难以解释了,按理说,仿真模拟空间和真实世界的条件都相同,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区别的。等一下……”

此时此刻,宁晨的大脑之中,仿佛有一道亮光一闪而过。

而正是这突如其来的灵感,让宁晨想到了这个问题可能的答案。

“刚刚我使用的数据,是黑洞望远镜经过筛选后的数据。这些数据摒弃了由人类人工制造出来的各种信号,但有一种可能是,我们不小心把引力波的信号,也同时给剔除出去了……”

对于这个盲点,宁晨之前也并没有注意到,但在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宁晨觉得这样的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而且并不算小。

因为引力波的信号极其微弱,即便是像小智这样的人工智能,也未必能够很好的将它与其他的信号区分开,更何况是其他的普通软件了。

想到这一点,宁晨马上找出黑洞望远镜处理之前的数据,认真的寻找了起来。

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因为黑洞望远镜未处理之前的数据量实在是太过庞杂,仅仅凭借人脑,是几乎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就完成信息的处理的。

但宁晨却早已超乎了普通人类的范畴,这让宁晨在某些方面的能力,甚至超过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当然,宁晨在处理这些数据的时候,也利用了很多的技巧,比如说对一些引力波的信号特征进行放大处理,从而对引力波和人类的信号进行区分。

就这样,又是好几天的时间过去了,就在宁晨已经感觉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宁晨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信号。

“这个……就是这个信号!这就是引力波以及黑洞存在的证据!”

兴奋之中,宁晨一扫多日的疲惫感觉,精神又一下子振作了起来。

为了确定自己找到的这个信号,就是引力波的信号,宁晨将这个信号提取了出来,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经过详细的对比,宁晨确定这个信号与之前在仿真模拟空间中接收到的引力波信号是完全相同的。

而在提取出这个信号的具体来源之后,这些信息也正好能够与宁晨计算出来的休眠黑洞位置完全相同。

有了这些结果作为佐证,引力波的存在几乎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分辩的事实。

保守起见,宁晨又花费了几天的时间,去对黑洞望远镜接收到其他信号进行分析,又陆续寻找到了几个相同的引力波信号。

这个时候,宁晨也终于可以准备论文的撰写了。

而在写论文之前,宁晨不忘先处理另外的一件事情。

宁晨将黑洞望远镜的信号筛选算法进行了修改,加入了引力波特征信号的放大处理程序,从而避免了引力波信号被当做人类信号误处理的错误。

完成了这项工作之后,宁晨将优化后的算法交给了陆明昊。

收到宁晨发送过来的新算法,陆明昊心中知道,或许是发生了什么很大的事情,才让宁晨决定将原有的算法进行修改的。

“宁总,您是发现之前的算法,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是的,之前的算法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具体的问题我之后再向你详细说明,现在你先将算法进行更新就好了。”

在论文正式发表之前,宁晨还不想跟任何人详细的说明这件事情,而是先要专心将论文写好,以便以最好的状态,向诺贝尔物理学奖发起冲击。

因为这个研究课题属于天文物理类的,应用价值相对有限,因此宁晨可以放心的将内容体现在论文之中。

这是宁晨在科研的生涯中,撰写的目的性最强的一篇论文了,虽然宁晨对系统任务的完成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当宁晨真的看到完成系统任务的希望的时候,还是会全力去完成系统的任务的。

因为这不仅可以让宁晨拿到系统任务的奖励,同时也可以让下一个系统任务早日的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