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大明为兄,大清为弟(2 / 2)

<div class="contentadv"> 这意思不言而喻,从满清那里索要钱粮,既可支持山东、河南紧缺的钱粮用度,还可逼迫满清进一步压迫直隶,令其民心尽失。

朱怡炅摇头拒绝:“不必,且不提伪清是否真的答应。便是答应,这最终受苦的也还是直隶百姓。”

主要也是朱怡炅不想再面临山东、河南那样的局面了,这两省的糜烂程度着实是把大明恶心的够呛。

愣是让大明连维持北地庞大军队都困难。

专门调回两个军南下两湖,便是在于北地军队太多,粮食压力太大。

回至内阁,王礼立即召集诸部官员,开始着手安排谈判事宜。

梁文煊说:“那这名单上的人?”

王礼说:“既是陛下要求,必是有其用意,我等臣子只需做好分内之责。”

朱怡炅哪有什么用意,单纯就是准备挖满清墙角罢了。

不对,也不能算是挖墙角。毕竟连满清自己都不在乎。

朱怡炅索要的就三人,分别为梅瑴成、樊守义、戴梓,皆是在声名不显之辈。

第一个梅瑴成,号柳下居士,不是柳下惠。

目前在北京做编修官,说白了就是图书管理校对员。

这人确实声名不显,但他却有个牛逼哄哄的爷爷梅文鼎。

这可是清代历算第一名家,数学开山之祖。更是被后世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

作为梅文鼎的孙子,梅瑴成不仅完全继承了其天文数学天赋,精通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而且还青出于蓝。

现在大明这边广为流传推广的《数理精蕴》中记载的借根方比例(西方代数),便是梅瑴成执笔书写。

不仅如此,现今宋元时期的天元术失传已久,无人通晓。

梅瑴成在精研西方借根方代数之后,重读《授时历草》等书,成功悟得天元一即借根方,遂著《赤水遗珍·天元一即借根方解》,举例说明两者实质相同。

总而言之,这人就是清朝的数学天才,便连其爷爷编纂的《梅氏历算全书》都是他来亲自校正重修。

而且,梅瑴成还因其出色的天文数学知识,参与编修过《明史·天文志》。

梅文鼎且不论,只孙子梅瑴成留下的著作,便对后世数学、历算研究影响深远。

而至于第二个樊守义,这人虽不是什么数学家,却是之前宗教礼仪之争时,被康熙派去欧洲出使的使节首领,随同出使的还有一大票子人。

虽然最终还是谈崩了,但这些人出使一趟欧洲也并非毫无收获。

不仅记录下了欧洲列国的风土人情,还有着各种新奇物什(科技)以及欧洲的国际形势。

这些知识便是朱怡炅也记不得大概,而今距离樊守义出使回来不过数年。正好可以将其乃至整个使节团成员都讨要过来,作为大明的欧洲向导。

最后一个戴梓,这家伙的名声比前两位可要响亮的多了,甚至在后世清宫剧中也有过亮相。

对,就是那位剧中拿机关枪的。

历史上的戴梓是个火器专家,不仅能仿造同时代各种西方先进火器,甚至还开发出了子母炮这种具有重大实战意义的新型火炮。

只可惜,因为戴梓为人过于耿直,得罪了南怀仁,最终被康熙流放沈阳。

朱怡炅记得,应该再过两三年,这位就会因为受不住沈阳严寒,病死他乡。

也不知来不来得及,而且朱怡炅也想看看,戴梓是不是真的造出机关枪了。

毕竟,这玩意儿是在《清史稿》中明确记载的,里头更是明确叫其法与西洋机关枪合,俗称二十八发连珠铳。

虽然后世对其表示怀疑态度,因为完全没有留下任何实物。

不过朱怡炅认为,就以当时的那个情况,戴梓就差流放宁古塔了,便是能造出实物,估摸着也遗失了。

而且能被明确记录进《清史稿》,总不会空穴来风。

感冒头疼,写的不是很好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