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天元术(2 / 2)

至于陈万策本人……现在正在广东当官,比起教数学,这位大数学家还是更喜欢当官。

&;=&;&;&;梅瑴成摇头:“天元术从未失传,只是我们一直都不知道,弄错了而已。想不到,这西方夷人却在此道上也有如此真知灼见,果真不可小觑天下人啊!”

陈亮世这时起身,说道:“先生,既然天元术已解,当即刻呈奏陛下。”

梅瑴成笑道:“不急,先用饭吧!时辰也不早了,等用了饭,诸君再合力验算一遍,确定无误后,再呈奏陛下。”

说罢,又起身环视屋内,说道:“诸君虽唤我一声先生,我却不能自持,天元术重现,当为诸君共同竭力之功。”

“先生言重。”在场众人连忙起身,全都一脸郑重。

……

过了数日,梅瑴成前来求见皇帝。

朱怡炅对于科学院都是给予优待,不论院长黄五,还是下面的各馆馆长,都是可以随时觐见,而且一定不会晾着。

“梅卿可是有了什么新发现?”朱怡炅笑道。

梅瑴成说道:“请陛下下旨,由历算天文会馆,对《测圆海镜》和《四元玉鉴》重新进行测算编校。”

朱怡炅一脸茫然,因为他完全没听说过这两部是什么书,讲的啥内容。

梅瑴成一见皇帝迷惑,瞬间意识到,连忙解释道:“《测圆海镜》与《四元玉鉴》皆是蒙元成书,由李冶(不是李治)、朱世杰所著,前者讲的是天元术,后者说的是四元术,皆是历算经典。”

朱怡炅更加迷惑了:“天元术和四元术是什么?”

梅瑴成也有些发懵,皇帝这是完全不懂数学啊!居然连天元术和四元术都不知道。

天元术说白了,其实并不复杂,通俗点来说就是代数方程式,即一元二次、三次……高次方程,而四元术便是天元术的进阶版本。

怎么样?

是不是很惊讶,早在元代我国就已经整出一元高次方程式了,比西方整整早了五百多年。

只可惜,李冶是金人,而朱世杰是大都人,所以天元术理所当然便失传了。

直到梅瑴成精研数学时,发现欧洲的借根方比例与天元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才从中得到启发,通过不断验算,终于是将天元术重解了出来,并著作《赤水遗珍》进行论述证明。

在梅瑴成详细解释之后,朱怡炅终于明白,实在是既视感太强了,这天元术不就是一元二次方程吗?

原来早在宋元,就已经有代数方程式了,他还以为起码得是近代才出现来着。

朱怡炅深知这天元术对于数学发展的意义,随即说道:“即刻拟诏!着令科学院历算天文会馆,重新编校测算《测圆海镜》与《四元玉鉴》,并将此次天元一即借根方一并刊登在最新刊的《大明月报》上,往后的也要一并刊登,供天下人传阅。”

“臣遵旨。”

秘书官连忙进行拟诏,后面一直闲着看书的孟彦也连忙提笔写下起居注,两人不约而同都看了眼殿下的梅瑴成。

朱怡炅又问:“梅卿除了天元术,可还有其它结果?”

梅瑴成回答:“回禀陛下,会馆的明安图学士所创割圆术,也成功析出了九个圆周率公式。”

“咳咳……”

朱怡炅险些被呛着,连圆周率都出来了:“朕记得这个明安图,似乎是蒙古人,果真这天下多是人才啊!”

梅瑴成恭维了一句:“此皆是陛下慧眼如炬,不拘一格,这才有我大明天文历算人才济济。”

“呵呵。”朱怡炅笑道,“此番参与验算的人员名录,还有其余历算成果皆一并呈上来吧!朕想细细看看。”

梅瑴成早有准备,亲手呈递一份奏本名录:“此为天元术参与之人名录,还有明安图学士圆周率名录,请陛下鉴阅。”

朱怡炅点头:“朕会看的,历算天文会馆亦当再接再厉。”

宋代以前,数学家要列出一个方程,如唐代王孝通运用几何方法列三次方程,往往需要高超的数学技巧、复杂的推导和大量的文字说明,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随着宋代创立的增乘开方法的发展,解方程有了完善的方法,这就直接促进了对于列方程方法的研究,于是,又出现了中国数学的又一项杰出创造——天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