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通通流放(2 / 2)

说罢,朱怡炅忽地脸色一冷:“传朕旨意,此次凡参与叩阙士子,一律三族之内,南方籍贯的全部迁往广南省,北方籍贯的全部迁往辽东镇。就让他们在这两地继续考,朕也不限制他们的年纪了,正好广南、辽东也缺官民。他们不是非要做进士官吗?那便让他们好好在这两地考进士做官去吧!对了,还要再加一条,三次以内考不上进士的,其子嗣后人今后也不必离开广南、辽东了。”

听到皇帝这般粗暴的“恩典”,阁臣们全都浑身发寒。

&;=&;&;&;这叫给他们机会继续考试?

这不就是流放嘛!

只不过换了个名头而已,还是三族全部流放,这三百士子连带他们的三族,就算往少了算,这也起码有上万人口了。

这么多人口一次性全部流放出去,就算分成南北籍贯分别流放辽东、广南,那也得给两地一次性带去大几千人口,而且还都是知识分子。

皇帝这是在借题发挥,想要迅速充实广南、辽东地方的汉化人口和知识分子储备了。

只是,看出来归看出来,但却无人敢反驳,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这些叩阙士子,损害朝廷威严,要换作前朝,那可是不仅要流放,而且还得永不录用。

如今只是流放广南、辽东,但却还能继续做官,而且只要三次之内考上了进士,子嗣后代未来还有机会回内地祖籍,往好处想,这些叩阙士子还赚了。

就是不晓得,他们能不能适应得了广南、辽东那里的极端苦寒、湿热气候了。

要是适应不了,不幸病逝,那按皇帝的性子,肯定也是算他们没考中进士。子嗣后代就一直留在广南、辽东,帮大明朝廷在那里汉化繁衍吧!

王远出班上前,拱手问道:“陛下,若这些叩阙士子,考中了广南、辽东诸地的进士官,却在那里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怎么办?”

这很有可能,前明的交趾布政司便是如此,交趾布政司的不少官员,几乎都是在中枢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亦或是得罪人被贬到了交趾。

反正就是形同流放,然后全都集体摆烂,可着劲的压榨剥削。

要不然,交趾布政司也不至于叛的那么快。

朱怡炅说道:“广南、辽东既为新复之地,当以安抚教化为主,这些叩阙士子去了两地,也应辅以教化为己任。”

意思简单明了,皇帝不会让这些叩阙士子做政务官,只能当老师这类的杂官,而且这都干不好皇帝是真的会问责的。

这下,阁臣们没有疑问了。

皇帝是真的够狠啊!

这么多士子,连带他们的三族亲戚,说流放就流放了,一点情面都不讲。

这事只要传遍天下,朱怡炅的暴君之名是注定摘不下来了。

不过朱怡炅全不在乎,在简单粗暴的处理了叩阙士子的问题,这才随即下旨道:“着刑部尚书刘邵全权主持审理正阳门士子叩阙案,都察院左都御史农光远、大理寺卿朱钰全力配合,务必将这幕后串联主使,冲击皇城,扰乱朝廷之人给朕揪出来。”

“臣遵旨!”

刘邵、农光远、朱钰三人连忙拱手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