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四大都督府(2 / 2)

但大明采取预备役制度募兵,这就保证了兵员的供应,而且新时代的军队,已经开始逐步火器化,又有新政作为财政支持。

&;=&;&;&;除非到了王朝末年,否则军队上面,应当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而且,北京的中军都督府不会与其它都督府那样裁撤,属于常驻机构。

如此,不仅北方出现叛乱,北直隶可以随时统筹调兵镇压,可以为朝廷财政节省钱粮。还同时保障了北京失去首都地位,大运河也在逐步失效后,不会再迅速衰退。

北京经过几年的恢复,如今人口总算超过了百万,正在向两百万看齐。

虽然比不上南京,但这已经不错了。

……

南京,敕造镇国公府。

这里也是大明首辅王礼的府邸,属于皇帝御赐,而且还是从原来基础上扩建改造出来的。

虽然大明新朝规定,南京各大部院的官员,都要统一住在官舍。这样既方便官员平时上下班,也能在出事的时候,及时找到对应官员。

但王礼到底是大明首辅,也是大明新朝首任首辅,而且年纪也已经不年轻了,不可能真的住在官舍,光是首辅和国公的体面上就有些过不去。

不仅仅是他,包括次辅在内,几位阁臣还有各部院尚书、侍郎,真正住在官舍的很少。

皇帝对此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算是对开国功臣们的优待,到了后面接任的可能会有所改变,也可能还是如此。

而且,就算改了,后面也肯定还会有官员故意违规操作。

这属于人之常情,毕竟要是官职身份上去了,谁还去住宿舍大通铺,可能没那么夸张,但面子上总得对得起身上的绯色官皮。

对于这种,就算朱怡炅也不好改,主要这也不是啥大罪。

住官舍不要钱,自己出去找房子,不论租赁购买,都得花钱,而且南京城的房子只会更贵。

人家愿意花这个钱,你还能斥责下狱不成?

当然,真到了那时候,朱怡炅估摸着也早驾崩了,也不关他的事了。

从孟加拉事,到科举改制,再到四大都督府设立,这些都要内阁、枢密院,还有各大部院协同议定。

肯定不可能有人头铁反对,因为皇帝已经拍板,反对就是不给皇帝面子,而且还自取其辱。

御前会议是上午召开的,内阁、枢密院却是一直忙活到了晚间,才总算拟定了草案。

“今日且先如此,诸位便下值吧!待明日呈递陛下,由陛下裁定过目即可。”王礼将奏本整理封存,对着几位一同加班的阁臣部堂说道。

众人没有意见,纷纷告辞下值。

王礼同样也跟着离开皇城,再晚走一会儿,皇城就要关门宵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