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叛逃(2 / 2)

这性能,让人不禁怀疑飞机是陆军马鹿设计的。

最开始当然是依照华国的管理把火箭折腾到干干净净的状态,但仅仅是第三次发射就发现折腾的成本虽然不算太高,但是对性能毫无影响,干脆也就摆烂不管了。

航天局曾经做过一些徒劳的努力,自长征六号遥四火箭任务成功后,他们就利用自己的“云开”回收控制系统接连进行了4次回收任务,一次失败三次成功。

19亿美元,都能买一架H1了,H3火箭哪一点比得上H1?

C2最大载重37吨,但实际上装这么多就会有强度问题结构承受不住,最多20吨,航程勉强超过1000公里。

脏就脏吧,能用就行。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计划总是失败,不论哪个科研方面都一样。

别说,长征六号回收成功后航天局就惊讶的发现了可回收带来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然后就再也无法舍弃了。

火箭也是一样,H系列火箭也就氢氧发动机参数算是不错,但开始老旧的开式循环,才140吨推力,很难说多先进,发射质量全靠捆绑固体火箭助推器。

像长征六号这个级别,最快四五天就能重新收拾完毕再次发射,成本还直接降低60%,这在过去敢想?研发成本再也不是事了。

这都只是直接影响,琼州的经济现在是旅游和航天两条腿,走的又稳又快,当地也是很能感受到这一特色,大街小巷都有航天元素。

扯远了……

甚至转移过来部分产业,这里的分基地都能完成一些制造工作。

“冈田君,看看吧,华国把琼州建设成了一个庞大的宇航基地,与之相比种子岛航天中心实在是太小气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在不断的航天发射任务中,新远为了方便火箭回收后检修和一些调整工作,不断增加在琼州的工程师,后来发现规模都达到了100多人,加上其他人员超过200人,干脆在这里成立了一个分基地。

马一龙的猎鹰9就不说了,参与到NAC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中后拨款更加充足,猎鹰9不停地发射回收,表面都懒得处理了,焦黑的外壳远远望去还以为火箭就是黑色涂装。

就比如他们的大型运输机项目C2,用上了阿美提供CF6发动机,单台推力26吨,两台就是52吨,运20四台都才62吨推力。

比如体育运动、科技成就等等,当2003年第一个乘坐自己国家制造的火箭的亚洲人上天,岛国也是欢欣鼓舞,觉得还是我大东亚厉害。

安1250也是,世界第一超级运输机,岛国民间给他取得外号是“飞翔的大和号”,有好多人请愿希望能到华国去买一架,更是在打听安1250二号机B4143经过岛国南部的具体地点和时间,跑到中文互联网留言希望能飞低一些,好尽情瞻仰亚洲人的荣耀。

冈田匡史的内心同样也有这样的认同,作为H3的火箭负责人,他非常清楚H系列火箭注定是困难重重也没有成就,真正的舞台,在东方。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