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异议(2 / 2)

郭申选择把这个问题交给老板。

<div class="contentadv"> 京城,林炬正在航发委和安德罗夫一起舌战群雄。

航天局打算明年再执行一次嫦娥五号任务,进行无人采样返回。

这个任务有两个目的,一是再次增加对月表的熟悉程度,获得更加数据,而且如果还是由新远五号乙发射花不了太多钱,五院也有精力设计探测器。

现在五院的主要任务还是挺重要的,一是天宫空间站后续的两个试验舱室、一个太空望远镜,而是载人登陆月球表面的着陆器,以及月表科研站。

看上去是挺多,但现在五院进行了人员扩充完全能应付得了。

所以嫦娥五号的第二个目的:验证月球轨道上升交会对接技术。

无人采样返回的流程和载人返回是一样的,着陆器分离、落地,采样,上升器起飞入轨,交会对接,返回。

除了大小,和载人登月任务没有任何区别,做一次任务会让人安心。

所以航发委在内部讨论这个项目,航天局也喜欢上了用航发委与民营企业合作的方式了。

当然,另一个原因是现在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只有新远宇航动力的火箭,新远五号乙的运力刚刚好够,嫦娥五号的整体质量要控制在7980公斤,能做到。

新远宇航能提供便宜的火箭,还能顺便扩大载荷质量,其他民营企业参与进来打个下手也能节约一部分精力和资源,能够在不增加甚至减少政府支出的情况下完成更多任务。

但是新远对嫦娥五号任务提出了异议。

安德罗夫认为在进行载人探月的情况下无人采样返回简直是浪费资源,载人返回器那么大质量一次就能带回来一百公斤,无人返回器能有这个的10%吗?

当然不能,嫦娥五号预计带回来的月壤不会超过2千克,宇航员上去使劲来一铲子都比这个多。

安德罗夫认为可以把嫦娥五号改一改,送上去一个移动式核电车。

就是把一个反应堆做成一辆月球车,可以为未来的月面科考站提供电能,比如为月球车或者生活舱充电什么的。

这个移动式核电站重量在3.4吨左右,发电功率38KW,可以连续运行15年免维护,而且可以依靠车轮在月表移动,跟随行进,对月表探索也很有帮助。

在未来新远二号甲会往月表发射一个更大的,着陆质量达到23吨的固定式裂变发电站,发电功率达到惊人的2000KW,就在着陆地点不动,利用月球的干冰和水资源合成甲烷和液氧,建造燃料补给站。

其实这个固定式的核电站本来功率能达到3000KW,但是核电站是需要散热的,真空又是散热的敌人,所有不得不使用了近4吨的质量制造复杂的散热系统,设计可以20年更换一次燃料。

如果是在火星就好办的多,即使火星大气非常稀薄,散热问题也比真空轻松多了。

核电车程南开可以在明年搞定,固定式核电站就得等2018年了,所以与其发射一个没什么用的嫦娥五号,不如先为月球基地做一点准备。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