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意外(2 / 2)

所以第二批的“梦天”“问天”实验舱五院还是按照新远的“浪费”精神,留足了很多空间,没有一股脑地疯狂塞设备。

第一次实地体验空间站,尤其是自家建造的空间站,林炬直到按空间站规定的时间表休息前一直窜来窜去,甚至摘了一株成熟的小白菜……

这里面一部分被空间站的直播摄像机录下来对外公布,对于名人的空间站首次经历,这些视频的播放量非常高,吐槽也很多。

<div class="contentadv"> 毕竟按照日常惯例,名人都应该像媒体说的那样有一些特质,然而林炬的表现似乎也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见到失重状态下的某些神奇现象一样会惊讶,一样会做出很多看起来很幼稚的动作来体验失重的神奇。

而且这些动作还引起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杰夫·贝索斯在蓝色起源内部宣布要开发“新谢泼德-2”火箭,与“新谢泼德”不同,新谢泼德-2火箭将使用一台BE4引擎,目标是能将减重后的太空舱发射进入近地轨道。

毕竟失重几分钟的体验和轨道上的对比……嗯,显然是后者的逼格更高。

老马则是盯上了空间站,SpecaX对外公布将于毕格罗宇航公司联合开发充气式舱段,利用猎鹰9火箭发射到ISS,对接后能充气膨胀,成为专职对外运营的旅游舱段。

这个充气舱段“起源”展开后的面积达到了115平方米,比XS-62小一些,但也小不了多少。

好处是体积和重量控制的比较不错,毕格罗公司在十年前就接受了NACA的援助,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就是可靠性一直令人担忧,不过现在他们决定再加一把力,让充气式舱段提前进入应用。

……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完成首次试验飞行。”

7月8日,林炬还在天上飘的时候,新一代载人飞船完成了首次测试飞行。

发射火箭是长征三号乙,LEO运力11.2吨的大毒发。

重量21.6吨,长度8.6米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用长征三号乙发射当然到不了近地轨道,不过只是测试飞船的性能而已,只用飞到高亚轨道让飞船被大气层烧两遍看看设计有没有问题就成功了。

本来用新远五号甲可以刚刚好打到近地轨道,但航天局觉得没必要,而且长征二号、三号系列箭体库存很多,没事打一发。

不过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直径达到了5米,而长征三号乙的最大直径只有3.35米,未来打算用的可复用长征七号直径也是3.35米。

超出一点直径没什么问题,但因为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了无整流罩的设计,所以底部与火箭的连接处同样没有过渡。

这就导致飞船的头部看起来就是……反正有点意味深长。

好在飞船本身的测试是非常成功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设计很完善,可复用指标也完全达到了,烧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简单收拾一下再发射没有任何问题。

飞船采用的很多新技术也得到了验证,包括柔性货舱、着陆时的气垫等等,都没出什么大问题,意味着昂贵的神舟时代即将过去,航天局也将迎来可复用廉价太空时代。

不过这个消息在航天口甚至科技圈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现在热点是计算机:三进制计算机。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