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月桂(2 / 2)

基础型的长征七号是一级半构型,这次首飞的是长征七号甲,三级半构型,多了一个氢氧机的三级。

<div class="contentadv"> 原世界线的长征七号,采用了7台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起飞推力727吨,原本在今年的6月发射。

现在的改进版新长征七号,回收模式和构型都有着重大变化。

首先是在新长七的研制过程中,为了减轻回收控制系统工作量芯级的3.35米直径箭体只用了一台YF100K,四根同样3.35米直径的助推器却各自搭载了两台YF100K。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假如是整体回收助推器不分离,那么助推器的燃料100秒出头就消耗完了,而存储了同样多燃料的芯级燃料还剩一大半?

如果要让芯级的那台YF100K继续带着死沉沉的四枚助推器一起飞那就完蛋了,这得多重啊,运载系数一定惨不忍睹。

所以经过了谨慎思考,冯睿星做出决定,反正是整体回收,那就把助推器和芯级的燃料罐联通,一级和助推器实际上共用燃料箱是一个整体。

这样就能保证9台发动机消耗同样多的燃料,然后在分离时整体关机,直到芯级的发动机启动进行回收。

这就很类似露西亚的“质子”系列火箭,你以为外面捆的是助推器,其实不然。

另外就是二级发动机,原本打算用四台YF-115富氧分级燃烧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真空推力18.75吨,总推力75吨。

YF115推力小、比冲低、推重比小,可以说性能惨不忍睹,四台YF115实际上使用一台YF77就可以代替,更何况YF77是比冲400多秒的氢氧机远超煤油机,如果用YF77作为二级发动机,性能会大幅上升。

但问题是YF77,它不可靠啊!

长征七号是要载人的,是未来航天局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主力,万万不可冒险使用前不久才炸掉的YF77。

但冯睿星实在不想再降低长征七号那可怜的运载系数,所以在最后两个月把航天局从新远买的H80氢氧发动机拿过来用了。

H80海平面推力80吨,真空推力112吨,大了一些,但是推力大范围可调很稳定,直接取代了四台YF115。

这样一来,基础型的两级半长征七号运载能力从最初设定的20吨增长到了25吨,如果不回收的话,甚至能做到32吨运力,和老·长征五号差不多。

这下长征七号的数据就好看多了,并且发射费用没有增加,平均十次的发射费用只有单次1.55亿元,便宜到航天局流泪。

而这次首飞的型号是长征七号甲,在二级上增加了一台使用YF75氢氧发动机的三级火箭,单台真空推力8吨,上面搭载的是单颗质量2.8吨,一共三颗的月球轨道资源勘探卫星,分别是“月桂”1到3号。

这三颗卫星是新远和航天局联合制造的用于探索月球南极以及其他地方资源分布的卫星,每一颗都搭载了新远提供的1.5N大推力霍尔推进器,能够支持进行多次变轨操作进行灵活勘察任务。

相比于兼职的“鹊桥”,“月桂”的专业性要强得多。

新远本来打算用新远五号乙火箭发射,但航天天局包了不要钱。

航天局的火箭质量他们也是相信的,至少发射肯定没问题,二级的那台氢氧机都是新远造,YF100K也是K120的表亲,问题不大。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