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测试(2 / 2)

孟森林连忙看了眼直播摄像机,确认是关闭的才说道:

“冷静,冷静老胡,我们没插旗呢,而且国际公约说了不许占地。”

&;=&;&;&;胡冬:“占了又怎么样,以后得把这一片全都用铁丝网围起来,机器人日夜巡逻,这是我们的财产!每一粒月尘都不是多余的!”

孟森林:“……”

果然,私人航天出身就是路子野,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要是被他们的老板听到了没准还要比大拇指赞一句“说得好”呢。

现在是5月31日,风暴号在月球超期停留了两天。

生活物资完全足够,其实就算没了也没关系,回去的速度比来的快,十多个小时就能返回地球,饿两顿他们的身体也完全扛得住,大不了交给计算机托管。

有人绕月比起想象中作用大得多,7人这十天里都没有闲着,各种试验和观测项目满满当当,现在是计划给地球小朋友过完六一之后再回去。

和前进号里面不一样,风暴号的生活质量确实要低不少,已经完整在太空待了32天的宇航员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开始将各部分工作变为了习惯。

胡冬和孟森林今天的项目是检查库姆撞击坑几台机器人的工作进度,现在有4台机器人被“放生”不断探索周边区域,另外四台则收集各部分有价值的样本,带回撞击坑等待有人登陆时带走。

两台“的卢”月球车用处非常大,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在预计着陆点附近堆了超过400公斤样本,按照顺序这样放好了。

但是有一台的卢在玉兔三号自动驾驶时撞坏了轮子已经报废,所以后面两个月地面限制了的卢的最快行驶速度,只有25/,和新国标同步。

胡冬遥控着探索者七号开着月球车找到了附近的伊西斯号,绕着它转了两圈扬起一大片尘埃。

马上明白是探索者系列机器人在操控月球车了,过去的三个月里他们已经搞清楚了这些机器人的规律:

航天局的玉兔三号虽然也会过来“围观”,但只是远远地待一会就离开,新远的探索者会完全不在乎寿命地“调戏”伊西斯,虽然没什么伤害性举动,但却很烦人。

这些经常的“邂逅”两方都默契地不公开,只是一直将其记在心里,等有能力的时候也还击一二。

日常打卡伊西斯后,孟森林就离开去检测反应堆,胡冬立刻转过椅子,面朝有人可能过来的方向。

风暴号机舱内摄像机一般不会时刻对地面连线,这是应新远提议减轻宇航员压力,所以没什么事的时候舱内画面处于离线状态。

胡冬快速地将一串指令输入,然后当作无事发生一样离开位置,像往常一样趴到舷窗旁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表——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个习惯。

他按照早就计算好的方位调整镜头,还差两分钟左右就能看到了。

与此同时,近地轨道上的千钧棒一号用三个月慢慢用粒子推进器将自己的轨道抬到了450公里,并且这之后对外低调的公布“失联”,基地不认为有人会去认真寻找一个“试验配重”。

现在千钧棒一号正在不断微调自己的镜头,远远地对准月球的方向。

这是一次38万公里超远距离攻击测试,目的是获取超远程激光的散射程度以及有效伤害距离。

如此遥远的距离,加上两者之间各自的速度差异,攻击窗口只有不到1秒。

目标位置是探索者二号提供的,它现在已经正式“意外报废”,找了个偏僻的地方,用自己最后的余热来做出一点贡献。

风暴号飞过来释放的几颗微型卫星中有一颗来自合作高校并搭载了红外遥感模块,它能根据目标地点极其微弱的温度变化来判断攻击威力。

距离和攻击难度太远太大,胡冬偷偷摸摸用了十几天才完成准备和校正工作,现在已经全部差不多了。

他熟练地找到了目镜中的一个个参照物,看了手表后默数15个数,然后迅速放大目镜。

眼中的画面立刻开始高速移动,在那个熟悉的位置出现的一瞬间,目镜中短暂的出现了一束淡蓝色的眩光,一闪而过,仿若幻觉一般。

近地轨道上,千钧棒一号的散热系统全力给气体激发器降温,同时再次进入静默状态。

第79次太空激光试验,完成。

晚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