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度假(2 / 2)

他旁边的r局长鲍里索夫更是止不住的羡慕,这种堪称奇观的疯狂造物在他看来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有那些精力足以制造出十枚“飓风”火箭,性价比低得吓人。

&;=&;&;&;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这样的超级火箭,就不可能把九章号送上太空。

“他们应该用液氧煤油,这样的话就能把体积节省太多,12米直径就够了。”

这是他唯一能挑出来的刺,液氢虽然比冲极高但密度很低,一立方米的液氢只有70公斤,而同样体积的煤油却有足足800公斤,是液氢的的10倍。

如果使用煤油作为燃料,整个研制费用至少能降低一半。

“可那样就做不到近地800吨和360吨的月球轨道运力了。”

米克林虽然也本能地有种压低成本的冲动,但正是氢氧动力才使得长征十八号做到了5.3%的惊人运载系数,换成煤油发动机顶多3.5%,那可就是近两百吨的近地轨道运力差距。

以巨大的额外代价去追求最顶级的性能提升,虽然不符合成本效益平衡控制思路,却最能不在技术人员心中留下任何遗憾。

越是看这枚史无前例的超级火箭,米克林越发感到了r深刻的技术落后,甚至全世界的宇航技术与之相比都被远远甩开,几乎和1969年阿波罗计划登月时的一样,第一名直接对全世界产生了可怕的碾压性优势。

而就在他忧郁的时候远处传来了螺旋桨的声音,一架德·哈维兰海狸水上飞机正低空飞过,绕着吊装现场开始绕圈。

这是一架只能容纳四人的小飞机,飞行性能相当好,林炬就在后排向下仔细观察着作业区,飞了半個多小时才在码头旁边降落,跳出机舱落在木制栈桥上面。

同样抵达了发射现场的谢廖夫穿着花色衬衫和短裤拖鞋,像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游客一样走向林炬,取下墨镜打招呼:

“还是热带的岛屿最令人沉迷,我真想把公司搬到这里来,这样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最新鲜的水果和享受阳光浴。”

林炬狠狠点头,这段时间的京城又刮沙尘暴又是冷空气南下,空气浑浊而干冷让他这个南方人很不适应,琼州的万里晴空和阳光让他感觉又回到了夏天。

“等会我们去找条船钓鱼,晚上烤来吃。”

“老板你自己去吧,我还是发射副总指挥,也就轻松现在这么一会儿。

这里几千人我都得盯着,稍微不注意可就毁了这个大家伙。”

林炬这才发现谢廖夫墨镜下的眼睛有些发黑,显然是付出了不少精力。

火箭一出厂就需要多个不同单位的齐心写作,协调好这么多人的难度不亚于指挥一场大规模战役,到了发射阶段谢廖夫更是需要亲力历亲为到处跑,反而是最大的老板没事做。

对于他来说插手也是一抹黑,只能期待等登月任务完成系统的奖励里面再来一个拥有超大项目控制能力的+级科学家,叶长思和谢廖夫两个人现在都需要在管理上花费不少时间,多一个人就能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