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跨界(2 / 2)

由于并未满载,它的飞行速度比正常要快一些,只不过上面的乘客完全感受不到核发动机带来的细微差别。

唯一的核专家杰米正在思考身下这艘飞船的推进源,罗·罗可是花了大力气来分析100发动机并试图复刻,最后发现根本做不到。

&;=&;&;&;100的比冲已经逼近理论极限,实际完全无法实现,罗·罗即使以最乐观的预测,自己做出同样产品的性能大概也只有100的25%,且在体积和质量上完全无法控制地那么优秀。

他们甚至严重怀疑这根本就不是裂变发动机,但不管怎么说100不但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性能,还已经量产了很多台。

核发动机可比超级核弹有前途多了,带嘤这段时间打好关系的一大目的就是试图获得100的部分技术,退而求其次买两台成品也行。

然而航发委对于100严格保密,除了公布的参数以外什么都得不到。

杰米还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接触这款堪称工程奇迹的核发动机,全部心思都在它上面。

而杨信军以及他的助手也没闲着,哪怕在太空旅行中也不忘记自己的工作,甚至通过邮件和地面的其他人进行着改进思路的讨论。

这主要是因为联合矿业,或者说新远又提出了要求,在两种施工方案中增加了速度一项,好在两个团队都对甲方中途提要求有着丰富的经验,丝毫没有抱怨就按照改进要求进行研究。

而旁边的杰米毕竟没法拆开飞船去研究引擎,没一会儿就放弃了努力,干脆主动加入了杨信军和助手的讨论中。

“……杨,你们建造的公路打算通行多重的车辆?”

“四百到五百吨,也许一千吨也有可能。”

这回答让杰米有些不敢相信,好奇地问为什么。

杨信军:“主要还是磨损,除非我们修起密闭的铁路管道或者其他方面取得突破,否则就必须考虑机械在恶劣环境下快速磨损的问题,尽量减少工作时长提升效率。

几百吨的质量在月球上不算什么,对路面的压力有限,其实并没有地球上的公路抗压标准高。”

杰米:“所以……其实主要还是解决月尘的问题,假如用一辆足够重的压路机碾过去效果也够用,我说的对吗?”

杨信军:“某种程度上……差不多,但月壤太松散了,仅仅靠压路机的滚轮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这只是很理想的设计。”

杰米不说话只是点点头,然后又盯着杨信军画的施工路线示意图看了几遍,思索一会儿后用手指在公路周边画了个圈,然后手指停在周边规模最大的一片山脉上。

“假如这里的基岩足够厚实,我们可以在山体上横着挖一个扩散型的浅洞,然后在里面引爆一颗氢弹。

只要计算得当并调整要洞的外形,就有办法让核弹的热辐射定向并均匀地向这片区域释放,直接对表层数米的月壤进行加热使其板结融为一体。

至少按照这上面的成分表来说,按我的经验是大概率成功的,这样你们就能直接得到一块极其旷阔的超大且坚实的平原,无需修建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