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2 / 2)

综艺咖怎么了 菜又懒 2347 字 2个月前

现在圈内的年轻人,对待陈志明这种德艺双馨的老戏骨,私下里大多不敢主动交谈,更别说请教了,心里发虚,生怕会被批评。

也有不少脸皮厚、说话好听的年轻人,但可不是为了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那都是奔着打好关系,给他们介绍资源的目的。

李亦这次上门,就单纯是为了请教演戏方面的问题,陈志明是越聊越高兴,简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亦也是受益匪浅。

两人相谈甚欢之时,陈志明的老婆回来了,是个长相普通,但气质却让让人觉得十分温暖的中年妇女。

显然是不认识李亦的,刚认识就打听李亦结婚了没,说亲戚家有个做音乐老师的女孩儿交换个联系方式认识认识。

得知李亦已经结婚后有些可惜,但更多的还是高兴,这孩子不错,长这么帅还结婚这么早,不像他们家老陈,风流过了才懂得收心。

这话让陈志明尴尬地开始咳嗽,好不容易维持起来的老前辈派头一下子荡然无存。

但也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李亦被留下来吃完午饭,又和陈志明请教了一阵子才离开。

“这孩子不错,以后有机会你可以帮帮他。”

陈志明的老婆不是圈内人,但嫁给陈志明之后,也和许多娱乐圈的人打过交道,知道都是些什么德性。

以前也有不少人来拜访过,带上门的礼物更是五花八门,无论是多珍贵的都有。

可都是带有别的目的,不是想和这个认识,就是希望陈志明帮忙运作一下剧组。

总而言之心思都不太单纯。

但这也无可厚非,陈志明的老婆也觉得很正常,不说娱乐圈,成年人的世界不就是这样吗?

可是李亦的目的可太单纯了,她坐在旁边听了很久,这孩子就没别的事,只一个心思地请教演戏的问题,而且演的还很不错。

至少她看着不尴尬,听到这孩子说台词,要与这个世界的道理斗一斗,还怪心疼的。

而且,李亦全程不卑不亢,有礼貌的同时还有一定的不让人厌烦的姿态,着实让人欣赏的紧,看起来也不像是忘恩负义的人。

“老陈,听到没有?”

“你说什么?”和李亦的一番交流,陈志明也觉得自己对庆帝这个人物有了更多的体会,正在脑子里复盘,一时间并没有留意到妻子的话。

“我说,以后有机会帮帮这孩子。”

陈志明的老婆十分有远见地说道:“这孩子不卑不亢,张弛有度,说话也很有逻辑,最主要人长得帅、戏也不错,日后必成大器,有机会帮个忙,也算是结个善缘。”

还别说,媳妇的眼光还怪好的嘞

闻言,陈志明面色古怪地跟媳妇说了自己下一部拍的电视剧,是由一家叫繁星的公司出品,总投资快两个亿,然后,李亦是这家公司的老板

从陈志明那回来后,李亦找回了表演天才的自信心,并且觉得自己进化了。

当然,他没飘,毕竟以前他也认为自己是天才来着。

反而是更认真地琢磨起了角色,更准确地说,是训练提升自己的专注力,让自己在演戏的时候,不去想起原版的表演。

这对带着“金手指”的李亦来说还挺困难的,在饰演范闲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想起一切,虽然很快地又将之抛到一边,但总归没能百分百的投入进角色里。

李亦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都没有适合自己的,最后,他根据“记忆宫殿”给的灵感,自己给记忆“上锁”,还真起到了一点作用。

记忆宫殿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是一种路径记忆法,将记忆和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放进去,分门别类,以此来达到记忆的效果。

而李亦的做法呢,就是将记忆扔进种满了芹菜和折耳根的园子里,那里到处充满了难闻、刺鼻、冲击灵魂的味道

效果还是不错的,反正他演戏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芹菜和折耳根。

当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不过仅是将原版的《庆余年》扔进去,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之余,李亦灵光一闪,还想到了一件好玩的事。

如果说他的无厘头因为和尹正饰演的袁华风格相似,所以有更好的发挥,那么,星爷呢?

这个想法一出,李亦眼睛都亮了几分。

甭管是不是模仿,他能模仿得出来,那不也是他的本事?

李亦当即进行了尝试,可是结果并不怎么满意。

好消息:他真的能模仿出星爷无厘头的精髓!

坏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专注训练,他无法完全模仿,总会不自觉地带上自己的风格,并且不能很好地融合到一起。

当然,不满意是因为李亦想要的太多,他能意识到,如果自己为一个角色好好琢磨一段时间,不说超越星爷的表演,至少也不会落下。

剧组的事目前有刘毅守在把控,角色的琢磨又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李亦好像又空闲了下来,时间不再那么紧迫。

不过好像老天爷看不得李亦如此得意,还没休闲几天,老会长那边打来电话,让李亦去开会。

不是什么大会,但有关上次行业规范更进一步细分的章程,还算是挺重要。

作为青年艺人代表,又刚刚受到了协会的关照,李亦自然是责无旁贷。

其实也没他什么事,就是去凑个人头,拉点关注度。

这个会要开三天,每天开四五个小时。

第一天,李亦带着笔记本认真地听了半个小时,发现根本听不懂,甚至想睡觉,好在诺大的会议室有几十号人,没人管他,也无须发言,他能尽情地装模作样。

在这期间,琢磨角色是不行的,李亦的个人习惯是会一边琢磨一边跟着演。

别人搁那儿发言,你搁这儿挤眉弄眼当然不行。

李亦索性为自己找点事做,抄剧本!

最近关于周星驰电影的记忆又涌上了心头,他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带着书名号写下了两个字——《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