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西去的富康(1 / 2)

特工易冷 骁骑校 2462 字 7个月前

励志故事人人爱,李玉的出现让一个本来普普通通的商务酒局充满了人情味,李司长喝的很开心,不用问冯哥想办的事儿也有了眉目。

中午宴席结束,李司长就要赶下午的高铁回北京了,冯哥凑过去耳语,劝说李司长留一个晚上,明早再走。

“傍晚部长亲自主持的会议,缺席不合适。”李司长说。

冯哥露出惋惜的神情,看了看李玉,压低声音说本来还想小玉陪李总多深入交流一下呢,丫头还是个雏儿。

李司长淡淡说那样就俗了。

“是是是,我就是个俗人,脑子就那点事。”冯哥意识到拍马屁没拍到点子上去,端起酒杯自罚了一杯。

三姐和李玉当然知道冯哥小声说话的内容,养着李玉不就是为了这么一天么,李玉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只要价钱够,无所吊谓,卖谁不是卖。

得亏摊上李司长这个雅人,最后李司长说了,让李玉大学毕业之后去北京工作,自己这个本家伯伯负责安排一切。

是醉话,也是真话,在美少女面前,男人不分老幼,李玉就是李司长心中的白莲花,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那种,睡了反而失去了意义,等于亲自折花摧花。

再后来,三姐给李玉包了八千块的红包,至于三姐从冯哥这里拿了多少,冯哥从李司长那挣了多少,又是另外的故事了,每个人只挣属于自己的那一档位,别贪心别眼红,才能走的更长远。

李玉手里有了钱,留下给自己买书的一千块,其余的都交给家里,傍晚,她牵着舒教授家的狗在花园里溜达,手机震动,是季抗洪发来的一段视频。

灯红酒绿,高楼大厦,霓虹灯招牌都是繁体字,这里是香港,是电影里有名的铜锣湾地区,季抗洪用公费坐飞机来到香港,在黄皮虎香港分店上班,他急不可耐的想和李玉分享这个好消息。

李玉在长椅上坐下,回复季抗洪,问他会不会说英语和粤语,在那边上班可得注意,别被人欺负了。

季抗洪兴奋地发来一段语音,说自己经过高强度培训,能说一点粤语,香港人也都很有礼貌,不会欺负内地人。

何止是不会欺负,季抗洪的爷爷是社团的红棍,黄皮虎火锅是黑白两道都罩着的企业,没人敢去找不痛快。

李玉为季抗洪开心,那年从村里走出来进城打工的几个年轻人里,唯有季抗洪和自己走的最远。

花园里人来人往,一个玩滑板的小帅哥早就注意到了李玉,似乎鼓足了勇气,凑到跟前说这狗狗好可爱,搭讪了几句,就问李玉要联系方式。

李玉很大方的答应了,加了小帅哥的微信,开放了原本三天可见的朋友圈,让对方了解一下自己的世界,李玉的朋友圈里,没有搔首弄姿的自拍,没有奢侈品和下午茶,只有食谱、遛狗和新买的学术书籍。

外人看来,这就是一个书香世家的大小姐,清纯温婉有教养,一般人高攀不起的存在。

……

北京,中央党校,易冷在进修班遇到了一个新熟人,那玛雅的“白居易”竟然也在这个班上,易冷猜的没错,此君确实是央企的一个高级领导,中石油下面的国际公司董事长,权力没多大,但掌握的资源实在丰富。

“白居易”的真名叫郁征明,副厅级干部,和易冷同岁,上次见他气色还挺好,这回见就瘦了一圈,心力交瘁的样子。

通常来说,仕途遇到大坎儿才会这样,但郁董都到党校进修来了,下一步估计就是正厅,有啥可抑郁的呢,仔细一问才知道丫是失恋了。

原来就在不久前,郁征明带团出差,玛雅正好同机飞,玛雅坐经济舱,领导坐公务舱,大叔就悄悄发了个信息说待会儿咱们装着互相不认识,不然在同事面前不好解释,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小细节惹怒了玛雅,回头就把郁征明拉黑了,至今还在小黑屋里关着。

这就有点意思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还能失恋,还能被爱情折磨的为人消得人憔悴。

“我都有点相信爱情了。”易冷这样嘲讽这位同学。

郁征明的秘密被易冷掌握,在他面前没办法虚伪,只好说实话,说自己也没想着去弥合,因为终究不可能走在一起,玛雅年轻,一生很长,继续这种关系对她不好,自己是已婚人士,虽然是分居状态,但也不会离婚再娶,那样对仕途不利。

“我找人打听过,玛雅现在和一个艺术家在一起,搞雕塑的诗人,身无分文漂泊在宋庄的那种。”郁征明自嘲地笑笑,“也许这才是她想要的爱情吧。”

玛雅是易冷的亲侄女,可是就算如此也不能干涉人家的私生活,只要不是被迫和被骗,玛雅爱找谁找谁,那是她的自由,她的选择,所以易冷既不恨郁征明,也不打算去找那个“搞雕塑的诗人”的麻烦。

成年人很难再交朋友,自由利益关系,但易冷和“白居易”却成了难得的君子之交,郁征明所在的国际公司主导了一个大项目,几百亿的那种,但是目前陷入僵局,一筹莫展,短期内也没有扭转的可能性。

项目搞不成,不是郁征明的锅,但是如果能搞成,那就是天大的功劳,上进修班不一定能进正厅,但立大功进正厅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闲着也是闲着,易冷让郁征明聊聊这个事儿。

“和国际地缘政治挂钩的问题,实在不是我等能解决的。”郁征明说,“我公司和俄罗斯签订了修建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合同,运输贝加尔油气集团的能源产品到国内,能够缓解中东渠道海运被卡脖子的压力,但是你知道,俄国人和印度人一样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他们拿了预付款之后要求上浮价格,我方拒绝,他们就停建管道,停止供气,表明了要敲诈勒索。”

俄国人的操行,易冷是知道的,这都是常规操作,国家层面的合作都这样无耻,民间小商贩被俄国警察敲诈勒索那更是常事。

“这一拖,恐怕就是以年为单位,除非我方认这个哑巴亏,同意涨价,不然五年甚至十年之内都不会复工。”郁征明又说道,“管道如此,一些边界上合作建造的桥梁更是如此,我们这边已经竣工,俄国那边连地基都没打好,还有中哈铁路,我刚进单位时就听说这个项目,到现在二十年也有了,还是没进展。”

易冷表示同意,俄国是资源大国,奇货可居,可不得可劲的坐地起价,当年他接触过的军购生意也差不多如此,每次都谈的非常艰辛。

“你说的没错,除非国际地缘政治发生剧烈变化,俄罗斯被西方彻底排斥,那个时候他们才会动起来,向东方靠拢,但是以目前的局势来看,不太可能。”

两个人畅谈了一番国际形势,各自回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