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有伤天和,付之一炬(1 / 2)

一剑平天下 鱼儿小小 9293 字 7个月前

第233章 有伤天和,付之一炬

“都说了,平王殿下已然收功,真有要事,自行禀报就行,哪里需要本小姐陪同走上一遭?”

这是方清竹林的声音。

当然,还少不了牙齿咀嚼肉食的叭叽声。

陈平哑然失笑,推开门,就见到凤元图脸色微微尴尬,拿折扇遮着半边脸,旁边站着不耐烦的方清竹和小鱼一主一仆。

除了这三人,还有一人。

是一个身着官服,冠戴整齐,却是微微躬着腰,笑得有些卑微讨好的圆胖中年人。

“下官参见平王殿下。”

肥胖中年一见到陈平现身,连忙请安。

礼数周到至极。

于是,陈平就明白了,这一定是广云府民生方面出了问题,胖子不敢擅专,更不敢耽搁,因此,上门请求军师凤元图引见。

而凤元图呢,却是知道自己正在修练之中,也不敢打扰,也不知用了何等话术,却是把方清竹主仆两人鼓动过来了。

此人脑子着实好使,每次出谋也无不中的。

但是,毕竟以前是跟着真武王,与自家平王军作对,战败后再投降,就少了几分亲近。

办起事来,总是多了几分拘束,少了一些亲切。

倒也怪他不得。

“怎么,广云府的小吃有这么香吗?连吃了三天,还吃不够?”

陈平点了点头,示意几人去小湖畔凉亭处说话,转头问方清竹。

人与人之间讲究一个缘份。

陈平看人,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分析方法。

相处起来,态度也各自不同。

比如眼前的胖子,名叫秦渊秦观海,这位是元贞七年的同进士出身,因为惯会逢迎,做事周到,做官治政的能力也极为不错,竟然给他爬到了广云知府的位子。

说起来地方官不如京官。

但也要看什么样的地方官。

如兴庆府、广云府这等大府的府尊,地位其实很是不错。

不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算是敛财,也比别人搂得更多一些。

秦观海此人,倒也没有别的毛病,就是爱财。

甚至,他这爱财的名声,还传到了吏部考评官的耳朵里面去了。

但这家伙就有本事,年年考评中等,既得了实惠,又不受苛责,甚至,如果江东这里没有出现变故,这位还有着升迁的机会。

陈平之所以没把他撤换掉,仍然让此人担任知府一职,也是有着现实考虑。

当初大军开进广云府,秦观海第一时间,就大开城门,主动前往投靠。

并且,倾尽家财,只求保命。

最厉害的是,进城之时,陈平甚至发现,此城百姓对自家大军并没有什么抵触之心,反而有许多人打着旗号前来迎接,完全是一副“开门迎闯王”的姿态。

并且,他灵敏至极的耳朵,还能听到有许多百姓,偷偷摸摸的兴奋议论着“均田薄赋”的治政方略,畅想着日后会过上好日子。

有鉴于此,就算没有“千金买马骨”的一些考量,陈平也不太好办了这位偏胖的府尊。

这位得有多怕死,才提前玩出如此多的花样来。

有那么一刻,陈平几乎以为这广云府并不是敌境,而是自家兴庆府地界了,讲真,气氛还差不太远。

可想而知,没有十天半月之久的舆论攻势,不可能让治下百姓如此欢迎平王军。

尤其是在前段时间不久,御林大都督燕北飞还来过此地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一步,太难能可贵了。

派出人手,稍稍打听了一下秦渊平日为人,发现此人贪财是真的,能办事也是真的,而且,还有着一些底线,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恶名。

至少,不会凭借手中权力,平白无故的逼死人命。

因此,陈平不但没有动他的知府官位,连府内佐官和幕僚,都没有撤换。

到了如今这个位置,个人的喜好其实已然不算太过重要,态度更重要。

陈平就是要给天下一个信号,一个态度。

但凡真心归附,用心办事者,有一些缺点,没有什么关系。

并明,他还不会翻前账。

过往种种,只要不是闹到天怒人怨,就会既往不咎。

正因为如此态度。

五十二城很快就平定下来,无风无浪。

甚至,在御林大都督燕北飞败亡之后,汶水西岸六十三城,也是第一时间就去了抵抗心思,各城主官蜂涌来降。

省了许多心力。

当然,江东地界,肯定还会有着不少隐患,民心也不见得就会在短时间之内归附。

但这事不怕,卓云飞领着麾下的能言善辩之辈,早就分赴各城,重新安排穷苦人士担任里正。

并且,悄悄然从最苦最累的底层掀起了监视和揭发之风,同时,宣扬一些“太平安乐”的道理。

现如今有隐患不怕,几套连招下来。

保管江东地界,很快就会变成江南模样。

就算陈平离开此地……

就算那些世家豪门卷土重来,也休想在任何一处立足。

听到陈平关心自己有没有吃好喝好,方清竹十分满意的笑了,心想不愧本小姐累死累活的帮你办事,四处拉拢人才。

她轻笑一声,看了看婢女端到面前的香茶,心情更好了些:“也不算很好吃,只不过,秦知府召集了全城名厨,变着花样的做菜,有些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占了一个新奇。他倒是有心了。”

“方仙子吃得开心就好。”

秦观海连忙点头哈腰,满脸堆笑。

若是不知道的人,完全想像不到,此人竟然是一方父母。

“行了,别扯吃的事情,说说吧,是不是广云府胡人暗探?”

陈平摆了摆手。

他此时正发愁着还差少许的劫运值要从何处获得,哪里耐烦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今江南江东已平,西南方面,听说崔虎臣与韩无伤等人,已经打到南蛮山里,与图腾战士硬拼了几场,颇为占了上风,很快就能平定张文道。

这种情况下,只要自己稳步发展,不去倒行逆施,胡乱折腾,南方各处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风波。

除了北周胡人。

当初听说北周黑龙台人马南下,也曾细细防备了好一阵子。

但是,直至与燕北飞生死交锋,两军大战。

也没见着黑龙台一兵一卒。

陈平并不会认为,黑龙台的人马,就这么无功而返,把整个南方全部放弃,然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慢慢发展壮大起来。

这种做法,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权该做的事情。

无论有用没用。

总要闹出一点动静来,拖延对方一统的步伐,搞得后方起火,那才是正经。

事实上,如今姬明月一手拉起来的天心阁,也已经派出不少暗子,偷偷的潜往北域大周境内,探听消息,并搅风搅雨。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王上英明。”

秦观海连忙答道:“下官本来还不知道那突然传出谣言的到底是何方神圣,听王上一言,拔开云雾直见青天呐,细细想来,还真有点像是北面的风格。”

“谣言?”

陈平神情微冷,放下手中茶盏。

虽然说,谣言止于智者,只是凭借着嘴上功夫,也不能造成实质的伤害。

但是,历朝历代,任何一方势力,都对谣言这种手段颇为忌惮。

传谣一张嘴,避谣跑断腿。

真的被坏了名声,就算再次洗白,别人也不会信。

你可以控制人家说什么。

但永远无法控制别人在想什么。

越是不让说的,就越是偷偷传得飞快。

“也不知是从哪里吹来的风,只是数日时间,就已传遍广云府,并且,还向着四周十四县蔓延,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秦观海紧皱眉头,似乎颇为头疼。

“下官仔细查过,谣言是从渡口乡村处开始传播,后来,随着乡人进城,立刻扩散开来,说是王上兵戈极重,杀生太过,伤了天和,可能会有灾难降下。”

“还说,江水之中浸泡了太多尸体,会生出疫毒来,若是传至四方支流,一旦爆发,江东很可能就会十室九空。”

秦观海越说越是沉重。

他显然看到了事情的后续发展。

这种消息,如果不加以扼止,恐怕会闹得人心惶惶,比面对十万大军,还要恐怖。

“噗……”

方清竹细细品着茶水,满脸享受,本来对所谓的谣言不太感兴趣,此时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是有医官专司处理此事吗?这种荒谬消息,难道也有人会信?”

这一点,方清竹还是知道的。

她甚至还看到许多士卒与百姓,挖坑淹埋一众尸身。

看得揪心。

姑娘还于心不忍,站在山上念了数个时辰的三光神咒。

并且,还跟着陈平召集各方医士,烧煮药汤,有病治病,无病防毒,颇为忙碌了好几天。

因此,对这事情,印象十分深刻。

“会,真的会信,关键是,已经有不少人病发了。”

秦观海满脸苦色。

对方一环扣一环,等他得到消息的时候,这消息早就传遍四周十余城,尤其是广云府城之中,更是连街头巷尾的叫花子都已经知道了。

还怎么遮掩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