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2 / 2)

到了4店,周游直奔福特那里去了。

“你看看,有什么喜欢的,以后就是你来开了。”周游看着展厅里那一排排车,心里毫无波澜,剩下的就交给尹娜了。

“好,我们人多,买辆大的,不然坐着不舒服。”尹娜也客气,扭扭捏捏那不是毛妹子。

福特,老牌子。

用料扎实,皮糙肉厚,动力强劲。

就是油耗有点高。

不过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国内石油非常便宜,当地人基本买车不考虑省油这个选项。

挑来挑去,选中了一辆福特探险者,纯进口的,大约50万rb,相当于300万卢布。

“哦,你喜欢这辆?”周游一看,果然是战斗民族,都喜欢大的。

“嗯,大,结实,能装。”尹娜这话很实在,非常朴实。

行吧,反正是尹娜开,先买着,以后想换再说。

刷卡,办手续,全部办到尹娜头上。

到哪都改不了买买买的习惯。

确实是需要。

尹娜欢快的打开车门,跳到驾驶位,七座车,一般把最后一排放倒就行了。

内部空间非常宽敞,几个人都是大个子,坐在里面一点不挤。

眼光不错。

去玩了。

游客嘛,喜欢逛的就那几个地点。

克里姆林宫,肯定是要去的,就相当去去京城看故宫一样,沙皇的场所,也见识下古代帝皇的豪华。

都差不多,突出的都是豪华,大气,威严,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后面还游览了红场,圣瓦西里大教堂,国家历史博物馆。

反正不急了,慢慢晃悠。

“你们国家也是充满了底蕴啊。”周游忍不住感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里生存下来,都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上学的时候,学习《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还看过《莫斯科保卫战》,

再看二战史的时候,对德国在莫斯科折戟沉沙,也丝毫不出意外了,夏天都是这么凉爽的天气,冬季零下是四五十度。

也不知道谁给德国的勇气,敢在这个时间发起进攻的。

后面几天,几人一直在游玩。

体验各种美食,还有美酒,这个环节是尹娜最喜欢的。

俄罗斯的酒类很多,深得当地人喜欢的就那么几种,巴特尔倒是喝了不少,酒量比周游强多了,以后就是喝酒的主力了。

地铁也很有意思,搞得像艺术品一样,全是壁画,空间非常巨大。

旅行这个事。

悲观的说,就是从自己生活厌烦的地方,到别人生活厌烦的地方。

当然了,这是非常真实的说话。

但它掩盖了一个事实,

很多人,一辈子只能待在自己生活厌烦的地方。

有能力去别人生活厌烦的地方,才是少数人。

周游和李后亮站在红场上,尹娜去买吃的了。

“亮哥,你说哪些人,才能四处旅游?”周游看着红场上络绎不绝的人,忍不住问道。

李后亮以前虽说四处比赛,但大都是在国内,并且没有多少时间去旅游,体现风土民俗。

开了散打馆之后,更是没机会出去了,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情旅游。

“有钱有闲的吧,只有闲,没钱,也出不了远门,只有钱,没时间,估计也是小钱,不然不可能没时间。”李后亮这也是实话,有钱这个标准,真的不好界定。

“是啊,有钱有闲才行,以后四处旅行的人,会越来越多的,但是更多的人是,忙忙碌碌一辈子,哪里也去不了,或者只能去很少的一些地方。”周游知道旅行和旅游的区别。

一个是打卡拍照,到此一游。

一个是放松心情,慢慢体验。

差别大了去了。

有一本书叫《穷忙》,美国一个纪实作家写的。

作者还写过《俄罗斯:破碎的偶像,庄严的梦想》,这也是周游突然想到他的原因。

穷忙这本书里,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案例,把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资源分配系统、福利制度等说的比较清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看完之后,你会陷入深深的绝望。

每天忙来忙去,很多人打两三份工,可也只是勉强糊口而已。

消费主义陷阱,信用卡借贷。

不知道节制的人。

里面有一句话,周游不赞同,也不反对,因为他也不知道答案。

“及时行乐和勤俭节约,到底哪个重要,对我这样的底层人来说,我还有的选择吗?”

是啊,短暂的快乐,和长久的痛苦,选择哪一个呢?

由此思彼,相互借鉴。

纵观世界各国,真的是民俗各不相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入乡随俗不是随便说说的。

庄子说得好。

外化而内不化,一个人才活的自在,活的长久。

外化就是入乡随俗,内不化,就是保持自我。

听起来很矛盾,做起来也确实困难。

不难,人人都能做到,那岂不是大家都很快活。

可是,你看看这芸芸众生,有几个人是快活的。

尹娜回来了,带着几杯饮料,

俄式酸牛奶

果子露。

消暑解渴,虽然这天气已经不热了。

俄罗斯真的是避暑圣地,这个天气和秋天都差不多了,就是温差比较大。

“红场人是真多啊,我看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不少,华人很多,欧美人也不少。”周游一边喝酸奶,一边和尹娜坐在椅子上闲聊。

跑了几天,周游就不想跑了。

累了,生活还是要慢下来,静静的享受一下。

“是的,各地游客都有,特别是暑假的时候,非常适合旅游,到了冬天就不行了,几乎没人来。”尹娜一口一口的舔着酸奶。

不去上课的时光真舒服啊。

坐在长条凳上,吃着饮品,晒着暖融融的太阳,两腿伸直,身体往后仰。

形象一点不雅。

身心却是非常舒服。

张开身心,有一种不受束缚的放松,能在这压抑的世界,寻得片刻的解放。

莫斯科的冬天,已经不是大雪纷飞了。

那是大雪满地。

人们出行不便,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尽量躲在房间里。

尹娜看起来开心,但周游能看到那眼底的一抹哀伤。

抓着她的手,周游关心的问道:“有什么事,可以和我说说嘛?”

这几天,周游就发现不太对劲了,但尹娜不说,他也不好意思问,现在到了不得不问的时候了,不然周游憋在心里也很难受。

“我妈生病了,一直反反复复,近期又要去医院。”尹娜一脸落寞的说。

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大好青春,却要一个人撑起家庭的重担。

快乐不过是掩饰而已。

周游知道,周游以前伤心的时候,在公司也是经常露出微笑。

越悲伤越要开心。

假的也罢,真的也好,开心一会是一会。

多笑笑,就会把悲伤赶走。

一直被悲伤萦绕,会郁郁而终的。

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中间的艰辛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靠别人说,体会不到万一。

想了想,周游掏出手机:“伊万,你好,我现在莫斯科,有没有时间,请你吃饭。”

伊万诺夫·伊万·伊万诺维奇,周游在张一明融资的时候,认识的。

后来也联系过几次。

周游是大股东,也是投资人。

伊万一直邀请周游到俄罗斯游玩,尽一尽地主之义。

目前看来,字节跳动发展非常好,伊万这一笔投资,又是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当然有,我正好在莫斯科,我的朋友,你在哪,我去找你。”伊万非常激动,好客是一方面,多接触下人脉更重要。

特别是周游,年纪轻轻,身家已经非常丰厚了。

伊娜看到周游和人打电话,非常好奇:“游哥,你在莫斯科还有认识的人?”

“哈哈,当然,你不会以为我就认识你一个吧,那我也太失败了。”周游在逗伊娜,紧接着又说道

“来的是一个投资基金的人,有一家公司,我们有些交集,正好他们人脉比较广,我想通过他们给阿姨找一个好点的医院,去治疗和疗养一下。”

尹娜这才知道周游为什么一直不联系这个人,直到自己说出困难,才打了这个电话,按照周游懒散的性格,要不是因为自己这事,估计他也懒得交集。

只能紧紧抱住周游,把脸埋进胸口,深情的说:“谢谢,有你在身边真好,自己一个孤零零的时候,真的好怕!”

再坚强的人,也有软弱的时候。

谁不想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生活,没心没肺一辈子,真的很舒服。

可是,生活不允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