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暴雨(2 / 2)

和队员们一起哈啤,这比赛看得才有意思。

·

作为四分卫之一,伊森站在第一排率领身后众人冲出了跑道,耳边那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也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切。

<div class="contentadv"> 跟尼克罗球场那几千人的呼喊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巨大的声浪如有实质,混杂在空气中,渗透进入每一寸皮肤。

随便望去,都是密密麻麻的观众。

这一刻,伊森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世界的正中心。

他喜欢这种,被万人追捧的感觉……不由的闭上了眼睛。

“他们等着咱们呢。”身边的帕特不由拉了一下伊森的球衣。

伊森这个时候才后知后觉,发现入场仪式已经结束,连忙一溜小跑到场边。

“看来本次全明星阵容中年纪最小的伊森·奥康纳还并没有完全适应专业足球(橄榄球)场。他似乎被现场这么多热情的观众吓到了。”赛事评论员克里斯·科林斯沃思跟着说道。他现在是NBC的御用赛事评论员,曾经在辛辛那提猛虎队效力八个赛季,三次全明星,两次超级碗,五年前刚刚因为脚踝受伤而宣布退役。

“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今天的橘子碗可谓是山呼海啸,唯一的问题就是天气,现场观众可得提前备好雨衣……”

同一时间,东部队的队员也开始入场,这一次观众的欢呼明显比之前更加强烈,伊森甚至能够感觉到耳膜有些轻微的疼痛……

在解说员的暖场和现场观众山呼海啸的呼喊中,比赛按照预定时间开打。

西部队第一个首节上场的是黑人四分卫托米·弗雷泽,他拥有极为出色的身体素质,拥有速度优势,传球能力同样不俗,是典型的“双威胁四分卫”,即能传球也能跑球的四分卫,相对应的是“口袋型四分卫”更擅长于传球,比如伊森的现在的好基友,帕特·巴恩斯。

伊森觉得自己应该更偏向于双威胁四分卫。

他比较好奇的是——佩顿·曼宁有什么技术特点。

或者说,他身上有什么地方自己可以学习(抄)的。

轰隆,滚滚雷声倏忽炸开,伊森看到双方球员已经上场。

比赛由东部队先发起进攻,佩顿就像是一个战场上的指挥官,选择短传为主高频次的快攻战术,东部队的防守组也被快速的调动起来,在替补席观战的伊森能够明显感觉到双方的速度,冲击力,与之前自己所经历的比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看的是眼花缭乱,大呼过瘾。

2分10秒,东部队依靠佩顿曼宁的一次传球达阵取得开门红,已经多少有了日后在NFL极具个人风格的“两分钟速攻(two-minute drill)”雏形。

接下来轮到西部队的进攻组上场。

托米·弗雷泽在第二档也使用了他标志性的跑球进攻,选择类似于全卫的中路直线冲锋,连突带冲,成功拿到首攻。

在一旁观战的伊森能看出来托米·弗雷泽选择的中路路线和自己完全不同,跟自己从蒙斯特那学来的地面突防路线也有所区别。

可谓是一条全新的进攻线路,也让伊森了解到一种之前从未设想过的进攻方式。伊森闭上眼睛,将这条路线牢牢记在脑海。

进攻技能+1。

不过这种路线有利也有弊,更多是依靠身体硬拼,大量使用单臂阻拦这需要和防守队员频繁肢体接触,更不用说,硬冲硬撞对体力和身体消耗非常大,一般四分卫还真不敢轻易尝试。

这也暗合了帕特对他“在大学时期将潜力全部榨干”的评价。

反观佩顿曼宁,就打得非常聪明,没有踏出过口袋一步,有时候眼看着线卫逼近,居然主动跪地放弃这一档进攻。

他在小心保护自己。

但即便这样,进攻的速度却并没有被拖累多少。他总是能够找到那防守组的空档,即便那只有零点几秒,并成功的将球传出去。

伊森感觉他甚至没用出全力!

反观西部队,虽然嘴上说着“只是表演赛而已”,但前两节分别上场的托米·弗雷泽和布拉德·奥特都铆足了劲,上来就亮出最为自信的跑球和长传,结果西部队还是差了一次达阵。

上半场结束,西部队14比21落后于东部队。

“伊森,你在第四节的任务……别输的太难看。”帕特中场失笑,替伊森捏了一把汗。

“第三节可别落后太多。”伊森也笑着回应。

第三节就该帕特上场。

等伊森再度回到球场,发现此时天空已经降下瓢泼大雨,替补席的屋檐下出现一道雨帘。不仅能见度变低,草坪也开始变得湿滑,有队员没注意,直接在登场的时候滑倒……伊森试着投出一个球,能明显的感觉到,橄榄球在大雨的影响下球速和角度都有了一定的影响。

恶劣的天气,对比赛是个不大不小的变数。

感谢读者吃软饭打赏100点。感谢大家投的推荐票。感谢张明政聪、Zero1985、我沃奥喔、清薄荷、我是一只大虫、金色独角兽、先生不在摘星揽月去了、书友20220207165550080、光耀星星、神之月牙(2张)、等候爱情何时(2张)、能否再引之、辉夜修罗、飞在天空的王、海梦观月、元观(2张)、书友20230226145051791送出的月票。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