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这就是橄榄球(14)(1 / 2)

第124章 这就是橄榄球!(14)

开球和弃踢遵循类似的规则,但是开球起始点是固定的,在开球方三十五码线处,这叫限制线。

而开球方的队员必须站在限制线后,站成一排。接球方的站位则较为的分散,且必须站在限制线15码开外。

相应的开球本身也一些限制规则。比如必须越过对方十码线,踢出界、出端区、落入端区则从接球方25码线处开球。

所以,对于一个合格的踢球手而言,只有将球的落点控制在对方端区之前,25码线内才算“基本合格”,且距离端区越近越好,这样可以为本方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NCAA和nfl中,踢球手基本能将球的落点控制在端区到五码线的范围内,但由于高中橄榄球水平参差不齐,也有不少球直接踢出界、踢太近的情况。

诺曼人的踢球手马克倒是以“稳定”著称,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失误,这次却踢得稍稍近了一些,球在距离对方十五码线处降落。

不过也算因祸得福,对方接球的是一名落在后面的防守队员而不是真正的回攻手。

此时转播镜头已经随着橄榄球的飞行转移到了伯根十字军的端区附近,而在画面的边缘,倒是能够看到一道身影一马当先,如同一个出镗的炮弹,直接冲入对方的防守,顷刻间将两个人撞得人仰马翻。

于此同时,这位“回攻手”也开始套边走迂回路线,身前几名队员接着一条移动战线,始终拦在他身前,为他提供掩护。

参与开球,其实还是伊森主动提出来的,这种结合速度、力量的冲撞/截攻防战,显然是与自己的身体特性极为匹配。

既然橄榄球是合法的暴力。

那就合法地使用暴力。

就在伊森面前,有名对方的防守队员已经侧身,站在伊森前冲的必经之路上,身高不仅比伊森低,身材也比伊森缩水一圈。

看着对方亮出肩膀一副迎击的姿态,伊森钦佩他的勇气。

却也只能无奈再说一句: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在接触的瞬间,伊森整个人身体压地很低,接着整个人猛地再一上掀,如同一个铲车,直接将这名对手给顶了起来。

在这位对手的视角中,一切开始变得天旋地转。在外人的眼中,他却是被伊森顶到空中,整个人转了两圈,最后重重以一个倒栽葱的姿势跌落在地。

观众一片哗然,接着响起一片剧烈的欢呼,这种标志性的暴力美学,毫无疑问会让人热血翻涌。

而接下来,伊森却要面对伯根十字军结成的人墙防线,同一时间两个人也专门朝伊森靠了过来,是临时被换上场专门用来针对伊森的防守队员。

两人一左一右,左右夹击,伊森甚至能够看到面罩后面两人狰狞的表情一副势要跟自己硬碰硬的架势。

考虑到两人已经启动,马上自己就是受到三面夹击,伊森倒也不恋战,直接后退一步,核心用力,在前冲中拧身,硬生生的偏转了方向,在这个瞬间,左脚脚踝承受了全身的力量,显然是对于身体是个较大的伤害,不过伊森还是灵活的完成了转身。

退一步海阔天空,跨出去一个身位的伊森眼前豁然开朗,三步并做两步,大跨越式瞬时加速,凭借出色的爆发力,直接绕过了防守阵线。

他的目标也只有一个,持球的回攻手!

其余都是对自己的干扰。

面对一头这头拦路虎拦在在边线边缘,自己的必经之路上,对方的回攻手也只能选择临时改变路线,开始内切。

又遇到了其他诺曼人包抄的队友,双方陷入一片混战,最终,橄榄球在对方39码线处触地。

而这里,就是十字军第一次进攻的开球点。

开球结束。

“我们看到伊森首次作为拦截人员,就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针对对手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让队友顺利拦截。”现场的主持人总结着刚才这次开球。

“一定的牵制作用?我觉得你该注意的措辞,这可不是一定的牵制作用,而是巨大的牵制作用!”另一位分析师马特米伦对于伊森的评价明显更高,也可以说是更加“慷慨”。

“在多名对手的刻意包夹之下,伊森并没有任何留恋,而是坚定的执行战术意图,并利用几位夸张的身体优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判断,最终导致他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对回攻手形成了阻拦,也放回攻手被迫改变路线。”

“可以说,仅仅是这极短时间内的一连串行为,我就能够从伊森身上看到‘一个四分卫’的精准局势判断,坚定的战术执行决心,以及极度出色的身体素质。”

“如果没有伊森的话,考虑到那个时间点诺曼人的站位……以我个人观点,十字军的开球点还要延伸至少15码!”

在别人眼里,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也只有拥有职业生涯、亲自站在超级碗赛场上的马特米伦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其中的详细细节,也正是因为此,他愈发能感受到伊森的难能可贵!

这就叫内行看门道。

伊森开始走向场下,这个时候也看到现场的医护人员提着担架冲进场中,将直接那名被自己撞翻,在空中转体720度的对手抬出了场外,场边的观众则是不断丢出小垃圾,水瓶子,表达对这位队员的“欢送”。

说起来,场边的氛围明显比之前几个主场更加的热烈,伊森也知道是因为自己球风的关系,会更容易调动观众,更独特,更加直观,这些结果叠加起来指向了一个结论——自己相比于其他四分卫更容易出圈。

这当然是好事,不过伊森却并没有过于兴奋。

走到场边时,托马斯走了过来,颇为关切的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