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的规划(2 / 2)

“福建路可以选一适合海运的地方,打造为我们海上的贸易中心,现在看来泉州最合适。”

“这两处主对外,而汴梁,作为原本的京城,底子后,稍加支持,便能成为对内的商业中心。”

“工业,同样要因地制宜。”

“大型煤矿铁矿附近城市,同时满足路陆和水陆交通便利的,最适合作为重工业中心。”

“地方不止局限一处,要看我们探矿的人有什么发现。”

“轻工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运输成本没那么高,优先考虑劳动力充足的地区,最好靠近消费市场。”

“比如汴梁,京兆府和泉州。”

这些地方的选址叶霄思考了很久。

毕竟,这些事一旦敲定,就关乎百万千万人的未来。

原本选定商业中心的时候,叶霄第一时间考虑的是长江口。

可转念一想,长江口主要担负的是向美洲方向的贸易。

现在美洲最强的势力应该是后古典时期的玛雅文明,印加和阿兹特克现在还是小部落。

只有和玛雅文明贸易,叶霄一点兴趣都没。

贸易什么?

玛雅人现在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他们登峰造极的打制石器了。

对,南宋时期,美洲文明的最巅峰水准,是新石器时代。

叶霄还是对往西走兴趣更大一些。

现在的印度和中东虽然在战乱,可不影响他做生意。

这些人手里有不少中原地区没有的好东西。

叶霄也需要让华夏文明的影响力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关于这些规划的消息,也是分批放出去,多宣传一下。”

“唯一要比较小心的是政治中心。”

“毕竟,名义上临安是大宋的首都。”

“现阶段,我们名义上,只说把总管恢复区和新城的政务部门,搬过去。”

“有临安在,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只要我愿意,可以让天下只有一个声音,但然后呢?”

“我们的制度,对百姓来说是好的,可对那些地主和大家族来说,绝对是打击。”

“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没有普及,百姓很容易被地主和地方家族煽动,只要我们有一点问题,就站在我们的对立面。”

“所以,我们需要临安的存在。”

“他们存在,那些地主和大家族,就有后路,那些不愿意拥抱新秩序的士人,就有选择。”

“若是他们不存在,那些对我们不满的地主和家族,那些顽固的士人,就成了新城的市民,就成了恢复区的百姓。”

“这些人成了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要做事,就难了。”

“现在他们站在我们的对立面,既能把这些矛盾隔离在我们的势力范围之外,还能有一个对比。”

“不管是恢复区的百姓,还是新城百姓,只要看看临安,就会越发的支持我们。”

“让临安那些人继续成为明面上的管理者,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反正一个名头而已。”

“同时也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机会。”

“愿意主动拥抱新秩序的人,我们是欢迎的。”

“我会再给他们五年时间。”

“五年,足够甄别那些人可以成为我们的一员,哪些人只会站在我们对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