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第185章 “新”船队!(2 / 2)

「永不偏航的舵轮·传奇奇物」

效果:选中一支船队,置于背包生效,为所有船只赋予【锚定航向】效果,选取目标地点,在抵达目的地之前,船队永远不会迷失航向。

描述:在大海上最危险的敌人从不是海怪,风暴于未知,而是在一望无际的地带迷失航向。

——————

这东西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不算问题,但它居然位列传奇品质,这就很耐人寻味了,反正也不费什么功夫,没准什么时候就用上了,这很难说。

除了奇物外,每次破纪录都会为他带来一个全新的称号,但这次的奇迹之子却是传说级称号,效果依然很强大。

「奇迹之子·传说称号」

描述:敢常人之不敢,是为勇气;为常人之不为,是为奇迹!(无尽海声望+1000,地域传说度+10,世界传说度+1,幸运+1,你更容易激发奇迹,并参与到存在奇迹的事件中。)

————“以此称号纪念冒险家乔洋完成不可思议的成就!”

奇迹之子的效果倒是意外的清晰,当然,也有模糊的部分,就像是这个更容易激发奇迹就很耐人寻味,什么叫奇迹呢,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事件叫做奇迹,这个概率不亚于无良氪金抽卡游戏十连十金,纯纯做梦。

不过称号效果从不会无故放矢,过往的例子并不少见,其实在最绝望的时刻,能相信的也许只有奇迹。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相信奇迹的人,本身就和奇迹一样了不起。

乔洋不是把结果交给运气的人,但偶尔相信一波奇迹也没什么问题吧。

随手把称号装备上,要是每个人都能显示昵称,他脑袋上估计能显示好长一大串,金橙紫蓝绿白,可谓是应有尽有。

尤其是挂在顶头的数个传说称号,绝对能闪瞎大多数人的双眼。

可惜,他不是那么张扬的人,就算是能显示也不会暴露出来,凡事留一手,两手,好几手,指定能坑死不少轻视他的家伙。

这么做或许会被骂老六,他认,但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无关实力高低,只是单纯的享受这种阴人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深呼一口气,乔洋的眼底闪过几分暴虐,一丝癫狂的气息透出,他渴望践踏一切秩序与平和,就让这片未知的初生之海,成为灾难的始源地吧~

“全员听令,最大航速,寻找岛屿,毁灭式采掘,阻拦者,杀无赦!”

“您的意志!”

船员们恭然领命,接着副船长们带领各自的手下迅速驶离了舰队,狂暴的气息没有丝毫掩饰,一路狂飙,正式向着这片海域,宣告着黑烛的到来。

主战船只一艘没剩,宛若四散的星辰般席卷着华丽的尾焰,一头扎进了原本还算平静的海域。

正在思考明天该如何填饱肚子的霓虹船长突然感受到一阵来自灵魂的战栗,正常行驶的船只一瞬间就老化的完全没办法使用,一阵浪涛袭来,龙骨被拍成粉碎,上面的船员嘶吼着跌落至海中,伴随着不明显的吞咽声,重归风平浪静。

与此同时,漂游城的船坞建造接近了尾声,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测,只要确定合格,就能立马投入使用。

大批量的材料堆放在一边,乔洋和莫拉德以及罗伊三人聚在一起研究新式船只图纸,关于如何用海怪的尸体建造一艘或是多艘战船。

同时相应的护卫船,突击船等也要一应俱全,这可是个大工程,就算是日夜赶工,也得足足两天的功夫。

“这支‘新’船队就以深海命名,初期建造六艘即可,一艘突击船,一艘护卫船,两艘战船,一艘核心船还有一艘综合型运输船。”

“虽然是赶工,但每艘船的品质最低不能低于三阶,核心船以及其中一艘战船的品质不能低于四阶,明白我的意思吗?”

乔洋的语气很像是商量,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实际上就是命令,谁也不想尝试抗命的苦果。

“保证完成任务。”

莫拉德和罗伊信誓旦旦的保证道,这还是乔洋第一次完全把建造新船的工作交给其他人,且本人不参与建造。

“嗯,那就交给你们了,我不希望看到差错。”

点点头,乔洋起身离开了漂游城,跨越初生之海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探知每次穿梭后会有什么变化。

拿现在的海域举例子,编号是以17开头,这说明他来到了霓虹国度的初生之海,而龙国的海域编号无一例外,全都是01,这也侧面印证了当今龙国庞大的势力底蕴,以及恐怖的实力,算是侧面得到了无尽海的官方认证。

制定好计划后,实施起来就很简单了。

在巨量资源的堆砌下,数个船只龙骨底座于漂游城船坞中显露身影,原料正是先前被大量杀死的疯狂海怪群的尸体。

作为大海孕育的结晶之一,海怪不仅实力强大,同时也是极其优秀的材料。

若是忽略其危险性,这群大海的宠儿简直全身是宝。

筋骨皮肉骨血每个部分都有不低的价值,可以应用在各个不同的领域。

从最直观的结果来看,经由此建造的船只,不论是坚固性还是耐久度上都比用寻常超凡材料打造的强上了一截,量化下来估计有20%左右,体现在船只数据上便是稳定性有所提升。

当然,很多事不可能两全其美,有得便有失。

用海怪尸体打造的船只普遍体现出了不怎么灵便的的特点,灵活度也比先前打造的船只递了一部分,正好对上了提升的那部分稳定性,当真是意外的巧合。

任由船匠们怎么修改,都没办法在材料单一的限制下,即保持稳定性的优势,又能提升损失的灵活度。

这是材料限制,已经不是技术因素可以抹平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