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一刹那的英雄(2 / 2)

大明天子和佛教的渊源不用说了吧?

之前是多么的崇信佛道,重修了当初出家的於皇寺。

为何汉朝之后,难有三百年王朝?因为佛道出现了。

“既然你什么都知道,为何还要将自己逼到如此境地?”

可是为何今年皇帝一反常态,开始打击佛道?

再想想太孙,先是重病差点就没了,后来又坠马受伤。

但对于他竟然把本朝和太孙都扯了进去,老朱还是很气愤的。

还是等着看上面的反应吧。

“成就自己,顺便为国为民做一些小事,自我陶醉一番,还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张宇初也很无奈,我早就投递拜帖了,问题人家不见啊。

“若……你就只有死路一条啊。”

只不过大汉气数未尽,他的行动失败了。

若非天降贤臣,保住了太孙的命。

佛道两教彻底慌了。

“文明治军,你将军方将领得罪了个遍,现在又将权贵官僚士绅全得罪了。”

一旦皇帝不信任他,就算他人缘再好,也只有死路一条。

王翦作为军队的统帅,他是怎么做的呢?

向始皇帝讨要美女、钱财、封赏。

在朝堂上,也一直支持陈景恪。

这哪是窃取大明国运,这是在断我们老百姓活下去的希望啊。

连当朝天子都牵扯进去了,就算意志在坚定的人,都不得不产生怀疑。

刘邦听闻此事,果然放下心来。

还将寺院的名字改为了龙兴寺。

就是发现了他们在窃取国运,试图反抗,只可惜都失败了。

徐达说道:“阶梯性征收田税,伱总是能想到他人想不到的方法。”

徐达自然知道此事,表情很是凝重的道:

“你想自污我能理解,可也要有个限度吧?”

最终还是忍住了。

徐达却没心情和他开玩笑,说道:“你真的就不为自己考虑,不为后人考虑?”

陈景恪指着天空的夕阳,说道:“他在指引着我。”

陈景恪一想也是,最怕老朱的不是别人,恰恰是离他最近的这些人。

后来才明白,是为了躲开自己。

所以他心中是充满愧疚的。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不曾感受过光的温暖,本可以安心的享受黑暗。”

相关的证据越来越多,说的有鼻子有眼。

回头看看,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不吃不喝不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诚意。

——

这個谣言自然是陈景恪派人传出去的,后续的各种所谓证据,也是他弄出来的。

这样神秘又强大的师父,让陈景恪为之崇拜并效仿,是完全有可能的。

皇帝要是不保他,他除死无二路。

有些秘密一旦掌握了,即便以他的身份也不好收场。

路是自己选的,怪不了别人。

徐达争辩道:“那也应该尽量保全自己。”

坠马受伤的时候,都牵动天象了。

他心中也同样有疑虑,萧何会不会背叛他?

“尽量保护好自己,尽量不要让在意你的人伤心难过。”

我道教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你们佛教置喙了?

虽然明知道佛教再说气话,可还是让他们心生忌惮。

陈景恪笑道:“得罪就得罪了,他们又能奈我何?伯父您不会也恨我吧?”

可自汉明帝迎来佛教之后,东汉基本都是儿皇帝,很少有长寿的。

二来,就算佛道两教窃取国运是真的,那也不是我们老百姓能招惹的起的啊。

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到了宫门口就见到徐达在不远处朝他招手。

如果他们不支持,那这条法令就毫无用处。

陈景恪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转移话题道:

百姓虽然不会全信谣言,也不敢得罪佛道,可至少他们能管住自己的腿不去烧香。

“现在有了这个能力,良心让我无法再装傻。”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与您无关。”

最了解你的人里面,肯定有你的对手。

勋贵是当前最大的地主,天下人都在盯着他们。

不过,徐达也只是希望双方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并不是绝交。

他立即就猜到是为了什么。

陈景恪自然懂他的意思,将这么多人都得罪了,现在皇帝保他,他还能活着。

现在竟然有组织想窃取大明国运,简直罪不可赦。

换成谁当君主,都会产生疑虑,这支军队的统帅会不会造反。

徐达听的云里雾里,什么太阳什么光?

徐达让他离开洛阳,疏远双方的关系,就成了必然。

你们想想啊,若太孙没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一来传言毕竟只是传言,朝廷这不是还没发话的吗。

陈景恪谦虚的道:“不过是灵机一动罢了。”

甚至还会诅咒几句,最好赶紧被吸死。

如果能请他出山……

徐达愣了一下,陡然明白过来。

还要小心皇帝拿他的头去平息众怒。

现在想想,太不正常了啊。

之前朝廷打压佛道两教,都没能阻止大家去烧香。

至少百姓都知道,大明比历朝历代都要好,对朝廷也有了认同感。

为啥要消极抗争?这下真求锤得锤了。

……

徐达叹道:“此策一出,你就将天下人都得罪光了啊。”

为了灭楚,秦国动用了六十万大军,是大秦半数的军队。

其他人在知道自己的打算之后,就更不会向自己靠拢,那简直就是往火坑里跳。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陈景恪却听明白了,说道:

这是准备一棍子将他们敲死吗?

一边派了个代表去道教那边。

目的自不用多说。

如果皇帝信任他,就依然是高高在上的陈伴读。

后来渐渐的想通了。

徐达很想问一句,那个太阳是谁。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佛教这个外来宗教,在华夏大兴。

佛教的行动很迅速,一边派人求见陈景恪,表示臣服。

“等法令颁布,诸位国公会第一时间将手中的土地处理了。”

关键是,自己选择了遵守‘臣道’,主动降低在皇帝心目中的危险性。

说到这里,他郑重的道:“所以,你有什么想法就尽管拿出来。”

“只要是对大明有利的,我们都会全力支持,并将所有反对声音压倒。”

陈景恪更加好奇了,老朱到底开了什么条件,竟然让这群勋贵如此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