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实践(2 / 2)

陈景恪仔细为他们做了解答。

凡是和他接触过的官吏,没有不说一声好的。

不过有朱元璋的支持,这个意见毫不意外的通过了。

朱元璋得知这些之后,对他更是满意。

如何开口、去哪个部门、找谁等等都有讲究。

但邱广安没有直接质疑,而是道:“在下拜读此书,有许多疑惑,不知陈伴读可肯指点迷津。”

邱广安依然不敢相信,想他家学渊源,自幼学习算学四十余年。

不过陈景恪并没有仗着这个身份就趾高气昂,表现的很谦虚。

自然不会有人恶意拖后腿。

当然,老朱让他跟过来,还有个原因是教导朱雄英。

他们只会惊叹陈景恪天赋妖孽,不会产生任何不满。

陈景恪知道考验来了:“指点不敢当,互相讨论。”

可他们实在无法将那个少年,和这本算学书联系在一起。

朱元璋将书收起来,道:“不错,还算有脑子。这书我会处理好,该你的好处一分少不了。”

“最近英儿跟着太子学习,伱没事儿也多去看看,跟着学一学。”

一群人围在一起研究了许久。

那岂不是说,自己的算学还不如他?

周围几名户部的算学高手,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

眼前这些都是大明朝的算学高手,要不然也没资格到户部来管理账册。

但他们更不敢怀疑老朱的话,只能将信将疑的找到陈景恪。

如果陈景恪真的和圣人一样,他反而要担心了。

户部尚书曾泰立即就上书,请求更换天下账册。

但由朱元璋将算学书转交给他们,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宝钞改革倒没有损害谁的利益,反而是朝廷大出血填补漏洞。

当然了,他也没少以公谋私,时常借着出宫的机会,顺道溜回家看看父母。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也并没有说什么,人无完人,有瑕疵是正常的。

此事复杂,很多地方靠朱雄英自己是很难捉摸透的。

新任户部左侍郎邱广安,堵住前来办事的陈景恪,追问道。

比如微积分,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就已经发明了割圆术,而割圆术就蕴含着微积分的思想。

好的主意固然重要,得当的实施方案同样重要。

甚至,他能包容陈景恪时不时的‘狂妄’,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陈伴读,这书真是你写的?”

是不是很奇怪?

但人心就是如此。

这对他以后出仕,帮助非常大。

可调动如此多的资源,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要牵扯到许多衙门。

施行不得法,良策也会成为害民之策。

甚至哪里看不懂了,还会主动来请教。

关于统计学、数列、微积分这些东西,他都只是简单的讲了一下。

之后一群人就围了上来,拿着书上的内容请教起来。

甚至相关衙门还要反过来讨好他,生怕他在朱标面前给他们上眼药。

虽然已经尽可能的去写,依然不够明了。

当面解释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众人很快就摸到了门径。

而邱广安等人,对他也是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