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户就是养肥的猪(2 / 2)

现在先以打击铸私钱的名义,将这个机构组建起来。

这是个很正当的理由,打击铸私钱历来是一件大事。

没有人会怀疑。

等机构组建完成,并将当地的情况基本掌握,再摇身一变。

俺们不装了,俺们是收税的。

到那个时候,地方势力再想针对他们也晚了。

而且这里面还存在一定心理因素。

这个机构突然出现,大家会出现应激反应,集体针对。

当习惯了它的存在,就算再怎么恨它,也很难组织太多人一起去针对。

这一点老朱是最清楚的,锦衣卫一开始也不是干这个的。

等大家慢慢习惯了这一支力量的存在,突然就挂牌成立了。

群臣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

“自从上次和陛下谈过赋税难题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解决……”

“后来在汉武帝身上获得了灵感……汉武帝其实就是武装收税……”

“只不过他并未将这种模式,变成制度保留下来。”

“等他驾崩,这种模式也就被继任者给放弃了,甚至被后世认为是恶政。”

朱元璋不屑的道:“但他确实用此法,逼的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说是恶政也不为过。”

陈景恪没有反驳,因为这是事实。他顺着老朱的话,说道:

“所以我们若行此法,就要吸取其中的教训。”

“问百姓收税,是地方衙门的事情。”

“这支武装力量只问大户收税,若敢向普通百姓伸手,不但无功反而有罪,要重罚。”

“如此,既能限制他们的权力,又能有效杜绝汉武恶政的出现。”

朱标赞道:“好办法,再以重利驱使,他们会发了疯一样的找大户的麻烦。”

毕竟查到一家,就能获得一半的奖励,这是多么巨大的一笔钱啊。

比辛辛苦苦压榨百姓,利润大了无数倍。

当然,朝廷不可能给这么多奖励,但即便是给两三成,那也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

至于会不会有无辜大户因此受害……

对不起,作为朝廷我们打击的就是大户。

就像是圈养的豕(猪),养肥了就杀一批。

只要百姓不乱,天下就乱不了。

朱元璋已经被说服,道:“好,你的这个建议原则上咱同意了,具体细节咱们后边再商量。”

“哦对了,伱和锦衣卫那个小旗官杜同礼不是很熟吗,正好把他也调过来吧。”

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让陈景恪瞬间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锦衣卫是什么机构?

你一个太孙伴读私下和他们结交,是想做什么?

换成别的朝臣敢这么做,这会儿估计已经等着投胎了。

也就自己数次为朝廷解决大难题,且也没有利用这层关系做什么事情,否则不会这么容易过关。

这次朱元璋只是警告,并没有惩罚。

再有下次,谁都救不了自己。

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仗着穿越者的身份,就去做犯忌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