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跳跃式发展,销量又爆了!(2 / 2)

胡老听懂了王逸的意思,心情大好:“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既然王董这么器重我,那我这把老骨头就再战一次!”

“欢迎胡老加入我们星逸半导体!”王逸笑了。

谈判很顺利!

主要是他态度诚恳,一出手就是200亿,不是弘芯那种画大饼。

还足够尊重胡老,又是股份,又是高薪,胡老都无法拒绝。

“谢谢王董信任,我一定尽快将星逸半导体做起来!”胡老胸有成竹道。

“胡老作为结构的创始人,实力方面我绝对相信!”王逸说着,取出两份合同:

“至于待遇,给您两种选择。”

“一种单独高薪,对标三星,年薪三千万人民币。”

半导体行业,年薪很是透明。

像是之前的梁老,在台积电的年薪只有千万人民币左右,三星为了挖梁老直接给了三倍,3000万!

王逸的星逸半导体刚起步,就对标三星,拿出三倍台积电的待遇,胡老都很是心动。

王逸接着道:“另一种年薪只有千万,但还有股权激励,按照五元一股的价格,送你星逸半导体800万股限制性股票!”

胡老喜出望外,不管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待遇都太好了。

当下台积电才千万年薪,王逸给三千万年薪,只能说非常大方。

而方案二,年薪只有一千万,可还有八百万股股票啊!

按照当下估值就是4000万,相当于王逸白送他四千万。

两种方案看上去都很不错,但明显第二种更香。

无他,现在星逸半导体刚起步,800万股股票也就4000万。

可等着星逸半导体投产,估值飙升,届时就不止四千万了,四亿都有可能!

若是成功上市,股价暴涨,40亿都有可能!

这就是股权激励的好处所在!

“王董,我选方案二!”

“好!”王逸将合同推了过去。

双方看了看没什么问题,签约。

至此,胡老正式入职星逸半导体,成为星逸半导体的总裁,兼任研发总监!

签约完毕,胡老果断问道:“王董,我听您刚才说,星逸半导体12寸的晶圆厂正在建设中,年底之前就要交付。”

“对,年底就交付。”

“那设备也得提前订,一旦交付晶圆厂,直接设备进场,调试,这样明年年中就能开始试产一些低端工艺。”

王逸点点头:“设备现在就得定了。尤其是核心的光刻机,能买到1960最好,买不到也只能买1950。防止被帝国封锁,咱们一次性买上20台!光刻胶等其他核心材料,也提前囤一些。”

胡老很是赞同:“王董这种担忧,很有必要。随着星逸科技的发展,很容易被帝国盯上。”

王逸叹了口气:“是啊!还是得多手准备。不过阿斯麦那边比较高傲,一次性订购这么多光刻机,估计……”

胡老微微一笑:“王董,这事交给我了。我在阿斯麦多少有几分薄面。”

“那就太好了。”王逸笑了,等着就是你这句话:

“还有其他设备也是,进什么设备,需要多少设备,都得胡老亲自定。资金的话,母公司星逸科技直接拨付!”

胡老嘴角抽搐:“……”

怎么感觉上了贼船?

都得他亲自定?

该不会人手都还没招吧?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

只听王逸道:“胡老,当下星逸半导体刚刚起步,晶圆厂这边更是百废待兴。需要什么人才,那些人才,你列个单子,我让人事部去挖!你的助手团队,用得顺手,也可以整体签下!”

胡老头大了:“……”

果然,星逸晶圆厂就是个空壳子。

只有一座在建的晶圆厂和一百多亿资金!

只是贼船都上了,实在是没办法,谁让王逸给的钱多,还有股份,放权也多!

胡老反而觉得很有挑战性!

“王董,行,人我来招,设备我来定。不过咱们得商量下工艺制程问题,以及芯片订单问题。”

胡老一针见血道:“星逸科技的主要产品是星逸手机。当下的手机芯片还是45纳米,可即将上市的英伟达四核就是40纳米,而年中上市的高通四核就是28纳米!”

“我们的晶圆厂最快也得明年年中开始投产,短时间内直接做到28纳米,根本不现实!”

王逸点点头:“胡老,你的担忧很对,投产第一年,做28纳米的确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尝试55纳米,一步步来。”

“星逸半导体招募了很多德州仪器的芯片设计师,正在研发手机芯片和基带,并且也在研发智能家居芯片。”

“手机芯片起步就是28纳米,明年量产不了。但是智能家居芯片制程要求不高,55纳米,45纳米都可以的。明年可以尝试生产。”

胡老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还有智能家居芯片,看来智能家居芯片也是王董的重要战略之一。”

“没错,半导体很烧钱,晶圆厂更烧钱,我们不能等着工艺突破到28纳米才开始盈利,只能边突破工艺,边生产低端芯片实现盈利。晶圆厂绝不能空着产能。”

“对,这思路最稳妥了。”胡老很是赞同:

“不过我建议修改一下研发路线,咱们起步晚,再按部就班地进行,就落了下风。不如跳过55纳米节点,直接从45纳米开始研发,一年的时间,搞定45纳米,争取2013年下半年投产45纳米!”

“这能搞定吗?”王逸来了兴致。

胡老思忖道:“我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培养了不少半导体人才,研发方面没压力。尤其是45纳米这种落后工艺,没难度的。我尽快招募人手,开始研发,明年下半年45纳米投产,不成问题。”

“好!胡老,就按你说的做!”王逸喜上眉梢。

有实力的大佬,说话就是有底气。

45纳米的智能家居芯片,足够用很多年了,根本不会落伍!

胡老继续道:“45纳米突破后,再跳过40纳米节点,直接研发32纳米!争取2014年年底投产32纳米,2015年年底投产28纳米!”

王逸略微思忖:“先研发45纳米,等到45纳米突破后,可以看一看,能不能把40纳米,32纳米全部跳过,直接研发28纳米!”

胡老笑了:“王董,你比我还激进!这很有挑战性,但未必不可以!”

王逸点点头:“是啊,台积电2011年就量产了28纳米芯片,我们星逸半导体2015年才量产28纳米,太慢了,星逸手机根本用不上。等到2015年,台积电和三星怕是都量产了14纳米芯片!咱们才量产28纳米,太慢了。”

最主要的,王逸担心2015年时,星逸科技就被打压了。

若是无法追赶三星台积电,有晶圆厂,没有高端制程,也拉胯。

最好用三四年的时间,追上三星台积电,那样才稳妥。

至于55纳米,40纳米,32纳米这些用不到的制程,全部跳过就是。

像是前世的三星,20纳米进展不顺利,直接跳过,连16纳米都跳过了,直接干14纳米!

结果还真干成了,更是弯道超车超越了台积电!

胡明点点头:“王董,你的意思我懂了,那就按照这节奏来。去掉中间的那些节点,直接45纳米-28纳米-14纳米!”

“没错,咱们起步晚,只有集中精力,研发核心节点,放弃那些过度节点,才能奋起直追,甚至弯道超车!”

作为重生者,王逸可是清楚,所谓的55纳米,40纳米,32纳米,20纳米,16,12纳米,10纳米都是过度工艺节点!

只有65纳米,45纳米,28纳米,14纳米,7纳米,5纳米才是核心节点。

最简单的,当下台积电突破28纳米,很快就会彻底放弃32纳米,40纳米生产线,只保留45纳米。

今后低端的用45纳米工艺,高端的直接上28纳米工艺。

其他的32纳米,40纳米不上不下,很是鸡肋,没必要占着生产线。

星逸半导体更是如此,直接按照45纳米-28纳米-14纳米跳跃式发展好了。

随后双方又沟通了一些其他事项和细节。

最后胡老道:“王董,我需要在加州一些日子,办理辞职手续。同时招募一些强大的研发工程师,然后前往帝都。”

“好,胡老,我在帝都等你们!”

“对了,我联系阿斯麦那边,咱先把20台光刻机订上,这玩意最麻烦。”

“行!”

有胡老在,王逸彻底轻松了,否则晶圆厂那一套,他也头大。

专业性太强了。

就连招人,都很麻烦。

但有了胡老,振臂一挥,就有一众半导体核心人才纷纷加入。

过些天胡老去帝都,绝不会一个人,相反会带着十几个工程师。

之前的梁老也是如此,加入三星的时候,直接带着一些台积电工程师!

这些大牛,都有自己的班底。

威廉姆斯如此,胡老也如此。

还有光刻机,胡老一句话的事,阿斯麦所谓的考察也就成了形式。

如此一来,资金就是问题了。

做空百度的百亿,暂时能顶一段时间,但后续还得百亿。

比亚迪得减持了,不过再缓缓,等月中纰漏减持计划,下个月减持。

王逸记得比亚迪的利好就是二月份,股价涨到顶点,后续遭遇黑天鹅事件。

晚上,王逸回到酒店,接到宋思凝的电话:

“董事长,我们x1的销量又爆了,单日销量再度突破50万!”

“???”王逸怔住了:“怎么又这么多了?”

元旦发布会后,王逸嚣张地说了一句x1产能爬坡,实现了现货,随时可以买。

结果当天x1的销量冲到50万+,后续几天也都三四十万,直接把库存干没了,现货干成了两日内发货。

随着比亚迪产能飙升,再加上星逸工厂,当下日产能超过18万台。

如今好不容易缓过来,日销量又冲到了50万+!

“这怎么回事?”王逸都懵圈了。

“董事长,2012年第一期《快乐大本营》播出了,咱们x1独家冠名,就卖爆了!”

王逸哑然失笑。

x1超高的外观颜值,高分大屏看剧贼爽,前置500万自拍更清晰,还有碾压r的小艾语音助手,还送星逸视频和星逸音乐双年会员……

这些卖点,喜欢看《快本》的观众,根本扛不住啊,不卖爆都不现实。

只是这种效果,让王逸很是服气。

怪不得大厂砸那么多钱,都要抢着冠名热门综艺。

实在是效果太好了!

(本章完)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