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2)

……

付光宇是主编,但主编之上还有总裁,总裁上还有股东。

无论他在评论界再怎么有话语权,他还是无法违逆股东。

股东会吩咐总裁告诉他,“不要再和摇滚乐对着干了。”

摇滚乐现在是香饽饽了,再让付光宇这样瞎搞下去,《音乐家》的名声就要臭了。

就在麦子善准备音乐节的这一段时间,市场上又有好几个歌手发布了新的摇滚专辑。

所有经纪公司都发现了一个可怕的规律。

即:只要专辑沾边一点摇滚,都有助于销量。

麦子善是彻底地带火了这个流派,让摇滚,成为了摇钱树。

面对摇钱树,付光宇要是再和摇滚乐过不去,那就是行业公敌。

不少经纪公司和专辑平台,都找上《音乐节》股东会的门上了。

严厉要求付光宇不准再瞎搞了。

于是,付光宇此刻就郁闷了。

郁闷至极。

如果这个世界,以评论家为尊多好啊。

他并不是讨厌摇滚,他是讨厌麦子善和林新月说的那个话。

“成不了艺术家的人,才成为评论家。”

这个是福楼拜的话,经常被用来刺向评论家。

付光宇强烈否定这句话。

凭什么看不起搞评论的?没有影评人?观众们怎么知道电影到底值不值得看?

没有音乐评论家,观众们迟早会被短视频平台侵蚀掉全部。

在他眼里,正是评论家的存在,捍卫了一块阵地,在这个短视频充斥的年代,让人们可以找到一块清静的地方。

但总会有麦子善这种人,自以为唱了两首好歌,就觉得自己的成果和评论家没关系。

付光宇越想越气愤,但无可奈何。

他不敢违逆股东会。

股东会还给他一个新任务,让他夸夸摇滚乐和麦子善。

付光宇心里骂人的心都有。

太欺负人了。

就在这时,他打开手机,看到了麦子善音乐节的定价。

好家伙,199?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

“要不要当黄牛挣一波外快?”

然后紧接着他就骂自己。

“丢人不?这样想丢人不?评论家的尊贵在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