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你这话是何意?(2 / 2)

李氏身边的丫鬟小荷说道:“姑娘,你赶紧写信给周相爷,请他帮忙想办法救救夫人。”

周亦凝点点头,“好,我这就去写信。”

她匆匆回了屋子,取出纸笔,刷刷刷写了1封家书。

然后,她又找来丫鬟春红,“春红,你去将府上送信的婆子叫来。”

“奴婢这就去。”

周亦凝坐在窗户口,静静地等待。

等待结果的时候,每1秒钟,她的内心深处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她怕,怕极了。

她怕失败,怕被废黜,怕1辈子都困在深宫。

忽然,院子里响起喧哗声。

“陛下驾到!”

“参见陛下!”

众人纷纷行礼。

司马世政黑着脸进入正厅,目光扫过周亦凝,落在床榻上昏迷不醒的李氏身上,眼底闪过1丝怜悯。

他轻咳1声,开口问道:“李氏怎么样了?”

“启禀陛下,娘娘晕了过去,脉象紊乱,似乎伤势严重。”

司马世政看着躺在床上的李氏,眉头皱了皱,沉默不语。

良久,司马世政才问道:“李氏是如何摔倒的?”

宫女嬷嬷们都低着头,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周亦凝抢答,“回禀陛下,娘娘刚喝了药,吃过东西,正准备睡觉。突然感觉肚子疼。

奴婢担心娘娘身体不适,于是劝她休息。可是娘娘不听,硬撑着陪我聊天解闷。

娘娘还拉着奴婢聊她的父母。娘娘说她的父亲是大儒,母亲是秀才。她父亲还说,希望她读完3字经,就出嫁。”

司马世政皱眉,盯着周亦凝,“继续说下去。”

周亦凝点点头,“奴婢就继续说。娘娘说自己的父亲虽是秀才,却饱读诗书,学识渊博。

娘娘还说,等她出嫁了,1定要让父亲考个举人,然后做官。还说父亲的学问那么厉害,只要做了官,以后1定能造福百姓,为国为民,甚至是治理天下。”

司马世政的眉头皱成了川字型。

他问道:“那你呢?你也是这么想吗?”

周亦凝摇头,说道:“回禀陛下,奴婢和娘娘的观念不同。奴婢觉着,科举考试就是为了给穷苦百姓谋生路,给朝廷增加税收。所以,我不希望科举制度变革。”

“胡闹!”

司马世政大怒,狠狠拍了桌子。

“你1介妇孺,懂什么是科举制度。你以为,你不让科举制度改革,就能免除贫苦百姓的赋税?真是可笑。”

“奴婢不懂,但是奴婢觉着,朝廷应该多花费钱财,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

“荒谬!读书人读书不为求功名利禄,只图1个清闲富贵,满腹才华。这样的读书人,就算做了官,恐怕也会祸乱朝纲。”

周亦凝说道:“读书人读书,为的就是为君分忧。朝廷的钱财不够花,读书人难辞其咎。”

“哼!”

司马世政怒斥,“朕要你们读书人,为君分忧,是指让你们去为朕赚钱。可不是让你们为了清闲富贵而放弃前程。”

“陛下错怪我了!”周亦凝辩驳。

“你少狡辩。若不是为了清闲富贵,谁愿意读书?”

司马世政不认账。

周亦凝叹气,说道:“陛下误会我了。我是为了陛下。您看,我们家的情况陛下是了解的。别说拿不出多余的俸禄供我读书。就连1日3餐,还要靠祖父和父亲支持。

陛下仁厚,从来不苛责父兄,也不会为了几两银子就打骂。我们周家,能够平安度日,都离不开陛下的庇护。

可是爹爹和哥哥他们总是要读书。

如果他们没有1技之长,怎么为陛下效忠。陛下不能让他们空有抱负而没有施展的机会吧。”

“你这话是何意?”

司马世政眯着眼睛,审视着周亦凝。

“没什么意思。就是单纯的希望爹爹和哥哥们能够考取功名。”

“哼!你们家的情况,朕早就调查过。你们周家已经是强弩之末,哪里来的钱供奉你们兄妹读书?”

周亦凝笑了起来,“陛下误会了。我们周家虽然家境不佳,但是还有1份田产,足以让我们衣食无忧。

至于哥哥读书,陛下放心,我们家不缺钱。只需要1笔银子就行。当然,陛下若是不嫌弃的话,我可以拿银子孝敬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