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步差步步差,散修修行何其艰(今(2 / 2)

时间一晃,又是半年光阴流逝过去。

这半年时间里江生一直安静修行,不理外事。

金丹境的修行,在于法力、神通。

若要凝婴,需将自身法力修炼圆满,将自身神通演化至大成。

唯有如此,才能在元婴时将神通化作自身领域。

金丹神通、元婴领域。

而这,也是道宗圣地与那些小门小户的差距。

很多东西都是江生证得上品金丹,成为真传之后才知晓的。

这些东西都是道宗的不传之秘,每一境界的诀窍都是道君们以自身感悟所留下的至宝。

例如从金丹到元婴。

凝婴、化婴,一字之差,便是天差地别。

那郑国的化神灵蛟真人郑章天纵奇才,从一个小小的筑基家族走出来。

自己寻找天罡地煞凝练道台,与一条灵蛟立下命契,随后开辟眉心紫府叩开天门,搜罗大药证得上品金丹。

短短三百余年,便已经是金丹真人,一步步走来所遇机缘何其多,说一时俊杰也不为过。

然而郑章成也灵蛟,败也灵蛟。

那灵蛟固然知晓众多修行诀窍,对前几步的关隘都了如指掌。

可其自身的眼界就有限,因此郑章在元婴这一步走差了。

碎丹成婴者,纵然是上品金丹,也不过自碎根基,止步化神罢了。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有时候一册功法里仅仅几个字的变动,就会改变一个修士的命运。

小门小户的天才,前路坎坷困难。

不仅仅因为自身所得资源有限,哪怕天纵奇才都被困于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更因为其没有前人引路,缺少高屋建瓴的指导。

指望其自身感悟天地自然时那一点冥冥灵光,是全然不够的。

因为你一路上看到的功法就是那些小门小户的功法,再高也就是那样了。

哪怕是历经千辛万苦打开一座前人遗府,能得到高深功法也就是止步化神。

像是蓬莱、青华、天河这些道宗圣地,根本不存在说弟子出门在外携带自家功法这种事。

道宗弟子出门在外,随身携带的都是自己记录的一些修行感悟。

哪怕是天一生水经、炙炎天火经这类的功法,也是一层一层传入弟子的神识之中,不会有任何随身经义。

至于像是《虚明清衍道君说风水参合真经》这类根本功,更不会有外传一说。

这些都是直接传入真传弟子的识海里。

正如清衍祖师和德景祖师交给江生的两本道经,那都是直接没入江生识海之中,只能由江生自己翻阅理解的道君手段。

哪怕你抓住了一位道宗真传想要搜魂,那么你不仅搜索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自己还会被反噬暴毙。

道宗圣地与小门小户的差距不仅仅是圣地有上三境的真君坐镇,更因为这一层层无形的壁障。

资源、功法、眼界、经历等等差距太过巨大。

即便是郑章那般天才,最后也败在这一步门槛之上。

想着曾经在郑国见过的郑章,江生摇了摇头。

一步差,步步差,妄图翻身,哪有那么容易?

深宫云床之上,江生铺开一张灵符,摄来云砂灵墨,在其上静静描绘起来。

风水参合经真经里,至关重要的是总纲与功法不假。

但其中清衍祖师这位成道两万余载的玄门道君诸多符法、阵法对天地至理的参悟让江生也受益颇多。

清衍祖师的符法与阵法,德景祖师的炼丹技艺与炼器技艺。

道宗真传之所以手段众多,那是因为站在了这些道宗祖师的手中,受其余荫。

随着法力灌注,云砂灵墨在灵符之上描绘出一道道玄奥痕迹,最终形成一道玉符银篆。

玉符银篆的高深,唯有到了金丹境界才能堪堪理解。

若是换成上三境的云纹金篆,一个字蕴含无穷道法,天地至理。

不说其字能否被中三境理解,单其所蕴含的威能,都是江生眼下绘制不出来的。

这也是为何祖师传法都是以玉符银篆为主的原因。

随着最后一笔勾勒成型,法力汇聚其中。

清光大盛,银色流光在符箓之上烨烨生辉。

单单看上一眼,就能感受到符箓之中所蕴含的恐怖力量。

轻轻弹了下这张符箓,江生信手收起。

何时江生能不用符箓,在临阵时能以自身法力快速绘制出符箓来,便意味着江生对符箓的境界更上一层楼了。

又是两年光阴过去。

云竹峰上云卷云舒,江生闭关许久终于出关了。

但见道人云气招来,化作一方祥云托着道人冲天而起,向着天玑峰飞去。

大伙的留言我看了,说都理解我偶尔请假,也劝我不要随意许诺什么的。

但我上架之前,给大伙保证的是上架之后保底每天八千。

如今没做到,那就是我的问题,谁让我没存稿呢。

所以后续肯定是要补回来的。

倒不是说补那么多,但我肯定会按照八千的标准,补上差额(凌晨的加更不算入今天的更新)

答应大伙,哥们一定做到,绝不食言。

同样,这本书也绝不存在太监一说,大家放心。

(本章完)